|
图为首都经贸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院长姚东旭。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新时期,如何推动形成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如何统筹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中国发展门户网《发展访谈》节目专访了首都经贸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院长姚东旭。
记者:您认为当前中国农业对外贸易面临怎样的形势?需要破解哪些问题?
姚东旭: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始于2001年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时。2001年之前中国农业整体开放程度并不高,是以调剂余缺的方式从国际市场进口短缺的农产品。加入WTO以后,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启动了。
农业对外开放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都比较匮乏,农业发展存在着一些制约。引入农业技术、种子、化肥、农药解决国内生产要素的不足,就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另外,这些年来农产品的价格整体不高,这种价格的维持对于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提升自身的农业竞争力,比如说转变农业组织形式,促进城乡一体化,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同时,由于农业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不高,使得有些产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遭受了比较大的损失,有些已经符合贸易保障措施中产业损害的有关标准。因此,在开放条件下,合法地维持国内市场秩序的手段也可以运用。我们要保持农业的开放格局,同时也要更精准地制定贸易管理政策,使农业产业能发展的更健康。
记者: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终审:郑文华;编审:王振红 王虔;策划:王东海;主持人:刘芳奇;文字:刘梦雅 殷晓霞;摄像:刘梦雅 袁雪莹 白睿;后期:刘芳奇 赵雷 赵东科;中国网 中国发展门户网 国声智库联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