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艺术学院八十年:那些年、那些星

发布时间:2018-04-18 10:50:29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王莹、于也童  |  责任编辑:刘芳奇
关键词:白毛女,鲁艺,艺术家,鲁迅艺术学院,创作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6)新时代呼唤民族复兴新史诗——写在鲁迅艺术学院成立80周年之际

由文化部组织复排的新版歌剧《白毛女》在广州广东演艺中心大剧院上演(2015年11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新华社沈阳4月17日电(记者王莹、于也童)“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扎起来……”

今年已96岁高龄的孟于是早期《白毛女》公演时喜儿的扮演者之一,哼唱起这段熟悉的旋律,她仍然声音清脆、眼中带光,一如当年那个一袭红衣的俏丽少女。

贺敬之、穆青、王昆、马可、于蓝、孟于……对于现今的年轻人,有些名字可能略显陌生,而当提起歌剧《白毛女》、歌曲《南泥湾》、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电影《在烈火中永生》……你是否又会觉得似曾熟悉?

他们都来自同一所学校——鲁迅艺术学院。

1938年4月10日,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所革命艺术学院,鲁艺在抗日烽火中成立,仅在延安办学7年就培养学生近700人。鲁艺人和他们创作的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文艺作品一起,书写了革命文艺最绚烂的篇章。

课堂设在狭小的窑洞,教员仅有50余人,今日看来却都是艺坛巨擘。何其芳、艾青、吕骥、冼星海、江丰、华君武、沙蒙……从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中便可想见当年盛况。

在这里,他们是艺术家,也是生产者。他们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开荒上千亩,种粮食、纺羊毛、烧木炭……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磨炼了意志,铸就了崇高信仰和浪漫情怀。

他们还是革命战士,以文艺为武器,投身极其严酷的抗战前线,慰问演出、战地宣传,吴铭、严熹等鲁艺英烈在对敌斗争中英勇献身。

艰苦的农村环境和战争环境里,艺术家们却演绎出创作的“黄金时代”。年仅20岁的贺敬之写出了《南泥湾》《翻身道情》等广为流传的歌词;30出头的冼星海谱写了《军民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团队是一群平均年龄约25岁的年轻人……还有一张张反映人民生活与斗争的年画、连环画、木刻,发出异样的光彩,甚至震撼了大后方的画坛。

“他们内心有一种声音,要歌颂、要呐喊,要用作品作为抗战的武器。”郑律成之女郑小提回忆说,父亲在延安时期创作了大量抗战歌曲,如《肉弹勇士》《百团大战进行曲》等,他还酝酿着要为八路军创作一部大合唱。“没有钢琴,连手风琴也没有,只是摇头晃脑地哼着,打着手势,有时还绕着屋当中摆的一张白木茬桌子踏步转悠……”环境如此简陋,但郑律成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却有着势如破竹、气势磅礴的音乐形象,并最终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艺术家们注重深入实际与人民结合。贺敬之和作曲家黄准写的诗、谱的曲都上门给老百姓读、唱,桥儿沟的老百姓成为艺术家的第一听众;艺术家们还跟着老百姓跳秧歌,创作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剧目。

“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服务,这是所有鲁艺人一直不变的情怀。”著名作曲家傅庚辰说。

回首八十年,星光熠熠,代代相传……鲁艺人带着在延安形成的文艺思想,构建起新中国的艺术殿堂,开拓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教育的新天地。

今天,不少已届耄耋之年的鲁艺老艺术家仍在为文艺事业奔走忙碌。83岁的谷建芬十几年来一直为孩子们写歌,她将50首优秀的古诗歌谱上曲,在中小学及社会艺术培训领域广泛传唱,被称为“新学堂歌”。

已经98岁高龄的黎辛近两年一直为延安捐书,他捐出的图书已经放满了延安整整一个窑洞,这个窑洞被命名为黎辛书屋。“我永远怀念在鲁艺的日子,眷恋着那里,我愿为鲁艺、为延安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黎辛说。

正如拍摄了《中华女儿》《红旗谱》的著名导演凌子风晚年所写的一幅字——“为人民活”。为人民而歌,与时代共同成长进步,是鲁艺老艺术家们一生不变的追求,也是给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更诠释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