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岩:乡村振兴的“郝峪模式”

发布时间:2018-04-04 15:31:07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殷晓霞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刘红岩,乡村振兴,郝峪模式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殷晓霞)“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对各个县域,甚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大的课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月30日,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博士后、副教授刘红岩在“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智库论坛”上表示。 

3月30日,“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智库论坛”在京举行,图为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博士后、副教授刘红岩

刘红岩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为例指出,博山区在产业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以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三方面取得的经验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借鉴意义。

她表示,位于博山区池上镇的中郝峪乡村提炼的“郝峪模式”是其中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该模式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推动农产品生产、餐饮、医疗、教育等服务有机整合。为了建设美丽乡村,着力于村容村貌整治、生态修复、特色挖掘以及合作社建设。与此同时,进行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鼓励村民以土地、山林、资金、劳动力入股,创新出“公司运作+单体承包+全体村民入股”的运营模式。从经济效益来看,2017年已经实现乡村综合收入280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增加到370万元。目前这一模式正向山东、河南、河北、内蒙古,甚至是国外输出。

“这一模式带来了村庄的全面振兴,山更青水更绿,农民也吃上了生态饭。村民一言一行尽显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大量农民工回乡创业,进一步推进了乡村振兴发展。”刘红岩说。

乡村振兴模式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好的案例,但不可否认,目前也存在短板和制约因素。对此,刘红岩建议,第一要进一步夯实政治和组织支撑保障。第二要强化规划引领,分类分段工作。对于乡村的多样性、差异性要做好分析,分阶段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第三要汲取各类资源,补齐发展短板,一方面是对接中央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政策,另一方面要引入现代理念,创新发展方式,同时要借鉴成功经验,排除发展障碍。

据悉,“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智库论坛”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国声智库联合举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