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7日,首届“可持续发展大讲坛”在北京开讲,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张承惠为“可持续发展大讲坛”带来第一讲——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实习记者 吴桐摄
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
张承惠介绍,2016年8月,《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印发。《指导意见》是中国建设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对绿色金融作出了明确定义: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张承惠指出,中国要实现绿色发展,摆脱过去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从资源消耗型的经济过渡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必须要得到金融的支持。而绿色金融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有效促使金融机构在投融资决策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引导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流向有利于绿色发展的领域,使金融机构自身寻找有别于传统金融的发展模式,有效识别和防范环境因素导致的金融风险。
中国建设绿色金融体系的做法与成效
张承惠介绍,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方面,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其发展保驾护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绿色金融,推进绿色发展”,国家发改委、“一行三会”都颁布了相应文件支持绿色金融。2015年实施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环境污染一次性处罚改成每天连续处罚,而且上不封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环保部门确定重点排污单位的名单,并且进行相应的信息公开。
张承惠说:“中国绿色信贷到2017年2月,总额大约是7.5万亿,占全部贷款比重的9%,绿色信贷不良率只有0.41%,比同期不良贷款比例低了1.35个百分点。2017年绿色债券发行额是2487亿元,同比增长接近8%,占到全球绿色债券市场规模的四分之一。到目前为止,中国针对节能减排、改善环境、促进低碳发展设立的绿色基金有90多支,规模接近800亿元,全国已经有十几个省级政府设立了绿色发展基金,有30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2017年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未来有可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这是全球统一的碳排放交易体系。”
张承惠总结了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四点经验:“首先,中央政府高度关注绿色金融的发展;第二,政策引导激励绿色金融的发展;第三,实体经济中项目的发展,为绿色金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第四,在G20框架下加强国际合作。”
张承惠认为,强化对机构投资者的要求,对机构投资者的社会责任要求中增加可持续的因素,要求机构投资者把可持续发展加入到投资决策中;把可持续因素加入到监管的法规中;强化对环境相关信息的披露;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等国外绿色金融发展先进经验与措施值得中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