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时节的2018年,全国31省区市两会相继召开。在这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地纷纷回应了群众关切,勾勒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图景。可以看到,如今地方政府雄心勃勃的经济增长目标已不已不再仅限于GDP,各地已把提升群众获得感当成了现实的努力方向,民生经济成为今年各地两会的重要议题。
【住房】多地定调“房住不炒” 土地供应向租赁倾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在多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定位均得到响应。加大租赁市场供地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各地2018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中的“主旋律”。
“坚持严控高房价高地价不是权宜之计、减少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也不是权宜之计。”上海市市长应勇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按照这一表态,上海计划今年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20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9万套;新增供应5.5万套各类保障房,完善共有产权住房制度,放宽廉租住房准入标准。
同为楼市政策风向标的北京也提出,今年将着力推进建设已供地290万平方米的共有产权住房和600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尽快形成市场供应,还计划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5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2.36万户。
作为非净人口流入省份的河南,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支持郑州开展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
【医疗】多地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巩固扩大医改成果
在今年各地两会上,不少地方政府将推进“三医联动”、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问题列入工作计划。
其中,山西提出,健全“三医联动”长效机制,推动医改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健全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广东也强调,将大力推进综合医改,强化“三医联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全面推进以医院集团为主的医联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保障机制,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上海则计划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继续做实“1+1+1”签约服务机制,加强全科医生、护理人员、公共卫生人员队伍建设,让社区医院、家庭医生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健康守护者。
此外,不少地方也表示要巩固取消药品加成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成果,巩固扩大医改成果。
【养老】多地继续提高养老金待遇 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同往年一样,今年,多地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表示将继续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
例如,河南提出将积极参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面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继续调整城镇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
天津也提出,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养老、医疗保险人员全覆盖。
黑龙江、安徽等省份的目标则更具体,黑龙江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80元/人月提高到108元/人月”的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安徽则计划“今年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50%,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优抚补助标准。”
此外,一些地区还要求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例如,浙江提出新建或调整布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11个、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1万张;上海则表示要进一步完善“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新建5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8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改造1000张失智老人照护床位,加快建设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
【教育】多地将新建、改建幼儿园 强调加强学前教育管理
过去一年,托幼机构和学前教育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在目前正在召开的各地两会上,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回应了社会关切, 解决“幼有所托”成为各地今年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已逾两年,入园难成为社会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对此,多地提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的对策。
其中,广东明确要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扶持力度,保障“二孩”政策实施后的学位需求;北京表示要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年内新增学位3万个左右,积极应对学龄人口变化;安徽则提出“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0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6%”的目标。
此外,广东、天津、山西、云南、甘肃等多地都提到了将“解决‘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
针对托幼机构的管理问题,北京特别提出,加大幼儿园、中小学师资培养力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强化办园者主体责任,落实政府部门监管责任,实施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引导家长参与管理,让孩子安全、家长放心。(人民网记者 马丽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