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重大理论判断

发布时间:2017-12-25 14:59:24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刘芳奇  |  责任编辑:刘芳奇
关键词:中国,已经,不断,社会,生产力

图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  王东海 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刘芳奇)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解读十九大报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了解读。

中国网:您好,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您怎么理解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具体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陈文玲: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判断,也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十三大以来,我们对社会矛盾的主要判断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通过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我们的生产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中国已经从区域性大国迈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和社会生产力极大地释放、生产力水平迈上新台阶、落后生产力不断被先进生产力替代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体,成为制造业产值在全世界排在第一位的国家,中国落后的生产力、一穷二白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未来,中国正站在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所谓新起点,就是经过持续快速地发展,中国的经济已经今非昔比,我国制造业也稳步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有很多领域已经在世界上步入了第一梯队,个别领域已经进入无人区。但是我们还不是真正的强国,我们的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的就是经济发展的质量更高、水平更高、经济发展更加平衡。我国现在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就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觉得,一直到2050年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这个矛盾会贯穿始终。

我们从满足了温饱也就是基本的生理需求到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最终到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这样的需求是不断向上升位的。实现了小康会使消费不断向上升位,这种升位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竭的动力,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动态变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对物质文化的消费的升位,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所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动态的,是不断演进的过程。所以我觉得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肯定存在的。

解决了绝对贫困人口,但相对贫困还会出现。贫困问题解决了以后,也不会是一劳永逸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随着社会生产力提高,贫困的标准还会进一步提高,还会有相对贫困的人口。再比如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环境的要求和现在的空气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这些问题也形成了很大的不平衡性。所以解决不平衡,这是一个大的命题,也是需要持续不断解决的。

还有发展的不充分的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地推出,我们正面临着新的选择,在新技术面前可能会出现很多颠覆性的技术,还会出现很多基础性的共性技术。相对来说现在的创新能力是不充分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们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还没有真正形成人人创新、全社会创新,形成一个真正的创新型国家。在创新水平方面和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创新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一个大的战略,这种差距正在迅速缩小,而且我们的业态变革特别是商业模式的变革现在已经走到全球的前列。这些说明我们具有创新能力、原创能力。所以我相信未来面对主要矛盾的转变,解决了这个主要矛盾,社会就会不断前进。主要矛盾会贯穿始终,解决主要矛盾也会贯穿始终。

中国网:感谢您接受中国网的采访,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