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华行之碧草蓝天 壮美昌都

发布时间:2017-12-01 10:55:56  |  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美丽中华行  |  责任编辑:王东海
关键词:昌都,民族,历史,文化

碧波万顷中,它是蔚蓝天空下的一块碧玉,群山环绕下,它是从四川、云南进入西藏的门户。这里水草丰美,滋养着无数生灵,这里是昌都。数千年的历史与多民族的聚居为这里沉淀了底蕴,汇入了色彩。

在昌都,历史和民俗有着怎样的交融,曾经的茶马古道对这里的人们有何影响,繁盛的农牧业如今是什么景象,融入了藏区风情的美食是怎样的味道?一起走进这碧草蓝天中的城市,走进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

昌都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昌都是藏语,其意为“水汇合处”,因为这里地处横断山脉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昌都也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处在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自古昌都地区就是茶马古道的要地,商贾云集、多民族聚居的特性给昌都带来了丰富的异域色彩和民俗文化。

走在昌都城区,多彩的藏区元素随处可见。多元文化在这里很好的交融,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昌都元素。夜幕来袭后,人流如织的街道上依然能看到历史上昌都的影子,这里的繁华更胜当年。

如今昌都市主城区的繁荣仅仅是整个昌都地区的浩荡几千年历史中的一隅。早在五千年以前,昌都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并形成了初级村落。其中卡若遗址位于昌都地区昌都县以南约12公里处的卡若镇卡若村,澜沧江西岸卡若河出口的二级阶地上。

卡若遗址之名,来自于卡若村,在藏语中,卡若意为“城堡”。出土文物更是多达3万余件,包括石器、玉器、骨器和陶器等,其中,卡若遗址出土的双体陶罐,已成为自治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昌都博物馆很好地保存了卡若遗址的众多文物并记载了昌都悠久的历史文化。这座外立面极具藏式建筑风格的博物馆就坐落于昌都市最繁华的街道上。整个馆区涵盖了昌都从新石器到当代的历史足迹。博物馆最近在做整修,昌孝承作为唐卡画师被请来给博物馆绘制壁画。出于对昌都历史的热爱,工作之余,他便熟悉着馆内的文物及典故。

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西藏高原地区的茶马贸易逐渐形成,成为西藏与内地、藏族与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文化交流、民族贸易的重要方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全球海拔最高、历史悠久、路途遥远的文化线路。茶马古道的贸易给昌都地区带来了经济效益,而外来的民俗文化也改变着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

昌都市最东侧的芒康县深受茶马古道文化的影响。沿318国道一路向东,驱车10小时左右方可抵达芒康。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沿途的风光是昌都市的另一张名片。国道两旁,随处可见碧绿的牧场,成群的牛羊,映着蔚蓝的天空,整幅碧蓝色的画卷铺展开来。

这座位于多吉直嘎山下的冬季牧场种植着苜蓿草与披肩草,这些丰美的牧草即将帮助牛羊度过寒冬。318国道被绿色的海洋环绕着,国道上时不时路过的骑行者在画卷中跳动着,洋溢着年轻与活力,他们来自世界各个角落,汇聚于此感受着昌都的那份天高云阔,碧草蓝天。

骑行者们有着自己的目的地,不管终点在哪,这段旅途总会给他们一份答卷。

与骑行者们相伴的不仅是这圣洁的高原风光,还有那些一步一个脚印的朝圣者。藏区朝圣者大多在家里的庄稼收获之后开始出发。眼前的这家人由父母带着孩子从四川德格县一同启程,他们已经行走了3个月,再过4个月他们会到达拉萨。从绵绵夏日走到寒冬腊月,也许正是这满目的碧蓝色在洗涤着人们心灵,对于这份旅程,他们心中早有答案。

作为重要的枢纽,芒康县境内众多的茶马民俗文化至今仍被人们传唱。其中当地颇负盛名的弦子舞就是很好的历史见证。泽仁旺堆是芒康县盐井地区的弦子舞老师,这种民俗舞蹈是当地人比较热爱的一种民俗表演形式。每到农闲时节,泽仁旺堆会组织村民一起温习弦子舞的表演细节。

泽仁旺堆是纳西族人,他的从云南省丽江市沿着茶马古道滇藏线来到芒康县,从此扎根于此,这群纳西族人中有许多在茶马古道上跑马帮的商人,而随着这段历史的远去,曾经的马帮传人也大多年事已高。芒康县纳西乡纳西村的村民夏公次仁是如今为数不多的茶马古道商人之一。

茶马古道在历史上对经济的流通与文化的交融起到深远的影响,盐井地区的博物馆记录着曾经的故事与传说,古道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不会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跑马帮可能会面临着多种危险,不管是险峻的山道还是遥远的路途,都阻挡不了茶马人的脚步。不管世事变迁,这份精神如今仍在当地流传着。就像这座千年古盐田一样,仍在影响着当地人。

芒康盐井古盐田已有1300年历史,位于西藏芒康县盐井镇澜沧江东西两岸,“盐井”是由于产盐而得名。这座盐田共有盐田三千多块,分布在澜沧江两岸的峭壁上。制盐是盐井人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之一。晒盐人从梯子向下深入到洞底几米至十几米的深处,将卤水背上来倒在盐田里,经过强烈的日光照射,水份逐步蒸发,完后就是盐粒,晒干运入市场进行商品交易。

早在茶马古道繁盛的时期,这里主要以盐、粮交换的方式为主。作为生活必需品,盐井产的盐也随着马帮抵达川、滇各处,以及西藏其他地区。随着社会的沿革,当地盐业已不复当年的盛景。而当地的人们早已有了新的生计。

一大片葡萄树就种在芒康县达美拥雪山脚下的盐井地区,当地的葡萄产业如今正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这些葡萄品种繁多,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夏黑葡萄,夏黑葡萄在葡萄中成熟较早,不仅果香浓郁,而且含糖度很高,在软硬适中的果肉中没有果核,这也是它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此时正是收获的季节。果农们正在园中忙碌着,整个园区饱含着丰收的喜悦。

坐落于葡萄园区旁的是葡萄酒酿造基地。优质的葡萄果实在采摘后第一时间运往这里,大多数果农也有了另一个身份,他们合力完成这份酿酒的工序,提升了葡萄的附加价值。葡萄要从果实变为葡萄酒,要度过复杂的工序,经过分选、破碎、入罐、冷浸渍和发酵、陈酿等步骤后,就可装瓶入库了。

整个盐井地区的葡萄产业涵盖了从葡萄的种植采摘到葡萄酒的酿造出售,这份产业出自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也来源于当地人的智慧与辛劳。

盐井多彩的民俗与丰富的物产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而漫步于盐井地区的街道,游人们或许会发现一些隐藏在市井之间的藏民族风情。

时近中午,一座餐馆中人们正忙碌于中午的营生,也许是诱人的味道引来了天南海北的食客走进这座小店,这座餐馆是专门吃夹加面的地方,夹加面是滇藏地区的特色小吃,每次煮一大碗,装在小碗里,每个小碗也就一口,由店员分次加面,吃完一口加一点,一口一碗,和着面汤里的肉末,直到吃饱。

在昌都,能歌善舞是这里人们的一种标签,无论是工作中,还是闲暇时,人们总能在生活的点滴中找到乐趣。夜色降临后,芒康县的人们在晚饭过后,自发的在村子的广场聚在一起,随着极具藏族风情的歌谣一起跳起弦子舞。这是他们茶余饭后的生活形式。载歌载舞的人们越聚越多,队伍也越来越大。当加入到队列中融入这份欢乐,或许你才会体会到当地人这种简单而又富足的生活。

翌日清晨,昌都市芒康县盐井地区的人们早已开始忙碌起来,远在300公里外的昌都市贡觉县的草场上,来此游玩的人们也要踏上他们的下一段旅程,不同于盐井地区的繁忙,贡觉县的草原上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这里的草场四周环绕着大片的湿地,优美的环境吸引了众多游人,也为昌都市贡觉县提供了发展牧业的保障。

阿旺绵羊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贡觉县牧业中较为突出的绵羊品种,阿旺绵羊体型高大,体质结实,全身各部结合匀称,体躯呈长方形。贡觉县境内的牧区群山连绵,高山、湖泊、森林、草原并存。当地立体气候特征突出,气候差异较大,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此中独特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独特的阿旺绵羊。

牧区的生活虽然枯燥,好在布色能时不时见到来此游玩的朋友。在结束放牧的工作后,布色打算烹制一桌地道的家乡美食款待一下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在贡觉县牧区,没有比阿旺绵羊更好的食材。烧烤用具是牧区里的生活必备,一道诱惑的美食在布色精湛的烧烤手法中即将成型。烧烤需要耐心的等待,因为这道烤制的工序需要数小时时间方可完成。烤全羊是贡觉县牧区比较常见的美食,今天布色还要制作另一种当地的特色,石烹羊肉。

石烹这道美味被当地人叫做“阿多”,这种烹饪方法是古老而原始的。烤制全羊的过程中,被山泉水冲洗后的石头在炭火中达到极高的温度,用工具放入羊肚中,事先放入羊肚的羊肉、佐料和泉水在石头的温度下逐渐交融在一起,整个过程中,需要时不时松开羊肚向外排出蒸汽,它的原理与如今的高压锅类似。

人们的餐桌是当地人民俗文化的缩影,而美食的食材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地的环境。昌都市丰美的水草养育了这里的牛羊,也给当地农牧业发展提供了天然的保障。

昌都市的卡若香猪是由西藏野猪与碧土藏猪杂交而来,卡若香猪因其脂肪含量低,猪皮薄而受到人们喜爱,今天,昌都市已建成10个适度规模卡若香猪养殖基地。随着经济的增长,昌都市的青稞播种面积达到56万亩,如今昌都市也增加了藏鸡与奶牛养殖基地,多种产业的扩大反映着昌都农牧业的发展。

昌都的蓝天圣洁产业如今正悄然改善着当地的农牧业格局与昌都人的生活。生活在昌都市类乌齐县草场上的牦牛们自由地在牧场上生活着,这份蓝天下的祥和影响着生活在这里的生灵,不管是牛羊还是人类。

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仲确节”都会在昌都市类乌齐县的类乌齐镇举行,这个节日在昌都一带久负盛名,来自青海、四川、云南迪庆的信徒都会前来朝拜类乌齐寺转神山,进行物资交流,场面异常热闹。


查杰玛大殿是类乌齐寺的主体建筑,也是信徒们朝拜的场所。整个大殿建成于1328年,也是西藏地区最大的单体建筑。查杰玛大殿建筑主体呈四方形,殿内柱子林立,共耸立180根柱子,其中64根柱子高约15米。这些柱子将殿中的天窗托起,使得原本封闭的大殿,透漏出明亮的光线,较好的解决了藏式寺庙建筑中通风透气不畅、光线不足的问题。查杰玛大殿内珍藏着众多文物精品,这座昌都的艺术宝库拨开历史的面纱向世人们展现它的风采。

在我们一路走访接近尾声的同时,昌都市博物馆的修缮工作已告一段落,昌孝承也投身于他的本职工作中去。这座图书馆的一个房间内是他工作的场所,拿起画笔的一瞬间,他仿佛找到了久违的朋友。绘制一张唐卡需要许多个日夜,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这种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与下笔时的魄力。

一张唐卡融入了画师们的诸多心血,绘制唐卡的颜料大多是画师们用当地的矿石制成,这种矿物颜料能很好的保存唐卡的颜色,即使很久也不会褪色。从绘制用的颜料,到画作中昌都市的文化民俗,这些被绘制于昌都市的艺术品早在绘制前就与画师们脚下的这座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昌都的地貌繁杂而多样,却在不同地区生活着有一样质朴与智慧的人们,这里的气候变化多端,却孕育了丰美的水草和健硕的牛羊。就像一张唐卡画作一样,昌都的人与事早已与脚下这片土地融在了一起,即使多年过去,却历久弥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