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贯彻落实新思想新方略 全面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7-11-27 17:05:00  |  来源:经济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振红
关键词:李伟,现代化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11月25日,主题为“新时代、新思想、新方略、新征程”的国研智库论坛2017年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致开幕词并发表题为《贯彻落实新思想新方略,全面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主旨演讲。李伟表示,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必须开启现代化的新征程。

李伟认为,开启新征程,必须准确把握现代化的新目标。十九大所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和新部署,是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总的遵循。实现新目标,我们既要充满信心,又要有紧迫感。推进新时代的现代化,要更加注重全面发展,要更加注重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要更加注重强国建设。

李伟指出,实现新目标,必须贯彻落实新思想新方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未来中国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内容广博、体系完整、务实科学。贯彻落实新思想新方略,应重点把握五点:第一,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第二,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第三,统筹布局、协调推进现代化各领域的发展;第四,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更加高效、更高质量、更加平衡、更可持续的发展;第五,深化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主旨演讲全文如下:

贯彻落实新思想新方略 全面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建设

——在国研智库论坛·2017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李 伟

(2017年11月25日)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开启现代化新征程进行了全面部署。本次论坛以“新时代、新思想、新方略、新征程”为主题,深入研讨相关重要问题,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九大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这里,我就如何理解十九大报告精神,谈以下三点初步认识。

一、进入新时代,必须开启现代化的新征程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十分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既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又要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并为之不懈奋斗的梦想。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西方文艺复兴之前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领域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曾说过:“中国现在是,而且一直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实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在人均产出上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延续至15世纪。在技术水平上,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以及对辽阔疆域的管理能力上,中国都超过了欧洲。”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中国未能跟上西方工业革命的步伐,鸦片战争又将中国推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惨痛的现实和教训面前,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认识到,要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推进国家的现代化。自十九世纪初期开始,中国的先贤们和中国人民对现代化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努力,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现代化并没有取得重大的进展。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则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从此之后,中国的现代化才真正踏上了起飞的进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改革开放之前,党领导全国人民对现代化进行了艰难的探索。通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我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和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不断扩大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奠定和不断扩大了现代化的人力资本基础:我国的钢铁产业几乎从零起步,到1978年,产量达到3178万吨;粮食总产量在二十多年中增长两倍左右;人口的识字率和预期寿命都有明显提高,到改革开放前夕,其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水平;卫星上天、核弹试验成功等科技成果,使新中国科技和综合国力达到了近代空前水平。

在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中央提出了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在这种构想之下,我们通过改革旧体制、建立新体制,通过扩大开放、融入全球经济,取得了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成就,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先后于1999年和2010年跨过了世界银行确定的下中等收入和上中等收入门槛。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11.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8100美元左右。现在,我国有200多种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还有一大批以北斗导航为代表的、处在世界前沿的科技成果。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现代化建设的其他领域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城市人口由1978年的不足18%,提升到2016年的57.4%,我国整体上进入到以城市文明为主导的社会发展阶段;2015年,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6.34岁,比1981年提高了8.57岁。

展望未来,到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那时,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将进一步增强,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我国现代化的新起点,必须在此基础上,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一方面,不论在总量层次上,还是在结构层次上;不论在经济领域,还是在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GDP也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左右;城市化率与发达国家还有20个百分点左右的差距。从追赶发达国家的需要出发,必须开启现代化的新征程。

另一方面,随着新科技革命成果的不断涌现及其广泛应用,从全球范围看,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将出现一系列新的变化;现代化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都将会有更加丰富的内容。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也必须开启现代化的新征程。

二、开启新征程,必须准确把握现代化的新目标

现代化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方位转变的历史过程,既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一系列变迁,也包括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既充满着机遇,也充满了矛盾和挑战。鉴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先发国家的现代化基本上是一个自发扩张、资源侵占的历史过程,往往是在经济社会出现严重问题之后,才采取矫正和补救措施。他们的现代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自身乃至国际社会都付出了巨大、惨痛的代价。

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的、赶超型的现代化,在现有历史条件下,应当也有条件以明确的目标和前瞻性的战略加以引导。在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都非常注重明确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战略来推动现代化。在头30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央先后提出了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和“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在这些目标的指引下,中国的现代化在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在清醒认识基本国情和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基础上,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目标。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根据新的发展需要,又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并逐渐丰富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到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的现代化又取得了新的历史性重大成就。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在此之后,我国的现代化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更好更顺利地推进现代化,现在就必须作出战略性、前瞻性安排。为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现代化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九大所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和新部署,是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总的遵循。成功开启现代化的新征程,顺利推进新时代的现代化,必须准确把握现代化的新目标、新部署。把握好以下四点,我认为至关重要:

第一,实现新目标,我们既要充满信心,又要有紧迫感。十九大把“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从2050年提前到2035年,比20世纪80年代所作出的安排提前了整整15年。中央作出这样的战略新安排,建立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超过预期水平的基础之上。对这样的新安排,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另一方面,把“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提前十五年并提出本世纪中叶更宏伟的目标,则要求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坚韧不拔、百倍努力的精神加快现代化的步伐。

第二,推进新时代的现代化,要更加注重全面发展。与三十多年前所提出的现代化目标侧重于物质层面的发展不同,十九大所提出的现代化目标是全面的目标,是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大领域的目标。在推进新时代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提升,而且要注重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注重法治建设,注重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第三,推进新时代的现代化,要更加注重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十九大所做的现代化建设新部署中,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要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方面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化进入新时代提出的客观要求。过去三十多年,在社会财富总规模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上不断提高的同时,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各阶层收入分配、供需结构等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制约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解决这些问题,现代化才会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持久的发展动力。

第四,推进新时代的现代化,要更加注重强国建设。在现代化建设的新部署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与之前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比,这一目标更突出了“强国”的建设。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相比建成经济大国,建设成为经济“强国”则更为艰难。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换言之,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是由大国变成强国,道路更为坎坷,任务更为艰巨。因此,我们更需要全面发展;更需要切实提高创新能力,尤其是要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更需要优化经济结构,在全球价值链体系分工中,占领越来越多的制高点。

三、实现新目标必须贯彻落实新思想新方略

在推进新时代现代化的过程中,面对新形势、新矛盾,必须要有新的理论作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推进未来中国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广博,包括八个“明确”和十四个“方略”;体系完整,各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务实科学,反映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我认为,贯彻落实新思想新方略,应重点把握以下五点。

第一,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变化的特征。在现代化的不同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所决定的发展的主要任务明显不同。历史反复证明,只有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现代化的战略、方针和政策。过去几十年,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那时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问题。现在,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从多到好”“好上加好”的问题。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该更加注重平衡发展、充分发展,更加注重共同富裕,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

第二,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有两百多处提到“人民”。这说明,人民利益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还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创新发展,解决传统发展动力减弱、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形成发展的新动力,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协调发展,补足发展短板,优化经济结构,形成平衡发展的格局。通过绿色发展,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开放发展,更充分地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合力。通过共享发展,缩小城乡、区域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和财富差距,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积累条件。

第三,统筹布局、协调推进现代化各领域的发展。现代化是一项复杂而又巨大的系统工程,各方面发展既相互支撑,又相互制约。只有协调推进各领域发展,才能把现代化持续地推进下去。当然,协调推进各领域发展,并不要求各领域同步发展,可以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但是,这种先与后、快与慢,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现代化也可能出现停滞。当前,我国现代化在协调推进方面,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有些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比如,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迫切需要。这些短板的存在,必然要求推进新时代的现代化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更加注重统筹布局,更加注重协调推进各方面的建设。

第四,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更加高效、更高质量、更加平衡、更可持续的发展。十九大报告用相当长的篇幅专门部署了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任务。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的概念。我理解,一个现代化的经济体系,首先,是一个高效率的经济体系,它能够实现资源在地区、行业间的优化配置,能够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其次,是一个高质量的经济体系,它能够实现速度与效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第三,是一个有助于实现平衡发展的经济体系,各地区、各阶层都能在这个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都能分享应得的成果;第四,是一个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它不仅会使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扰动最小化,而且能不断地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建立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第五,深化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的既定目标,必须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必须有效应对现代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这就必然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更加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在,各领域改革和制度建设业已取得显著进展。未来,要按照十九大的部署,完善产权制度,公平保护各类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各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继续推动垄断行业改革,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作用留下更广阔的空间;继续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继续推动政治、司法等领域的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的国家治理体系。

女士们,先生们!

现代化的新蓝图已经绘就,现代化的新征程正在开启,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一定能够实现十九大所确立的现代化建设新目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