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华行之黔中首郡 乌江明珠

发布时间:2017-11-24 14:20: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美丽中华行  |  责任编辑:王东海

贵州高原的千里乌江上,有一座山城长久以来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这里曾经英才辈出,繁华无限。当地也流传着一句话,先有它而后有贵州,千百年来,这座城市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为何会被称为乌江驮来的城市,有着千年古郡邑,百里水天堂的美誉?世代而居的人们现在又过着怎样的生活?《美丽中华行》本期节目将带您走进这座贵州高原的水上山城,去感受它的人文风情。


这是发源于贵州省境内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的河流,乌江。不知从何时起,它就流淌在这深山峡谷之中,没有人清楚记得它的年龄,但是生活在它身旁的人们却世代感恩于它的养育,这条河流不仅为两岸开启了几千年文明的曙光,还给贵州高原驮来了一个颇有诗意名字的古城——思南。


思南县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地处武陵山腹地,东邻梵净山,历史悠久。古代先后属巴楚,汉代置永宁县,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由于是贵州开发较早的地区,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先有思南而后有贵州”。因得乌江航运灌溉之便,思南自古农耕发达,经贸繁荣,是乌江中下游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和经济文化中心,有着“黔中首郡”、“乌江明珠”的美誉。

乌江古时称黔江,思南人大多称它为盐油古道。一千多年前,这条黄金水道开启了思南繁盛经济文明的大门。明清时期,川盐入黔,乌江上更是舟楫往来,商贾云集,客商从重庆境内涪陵码头转运长江上卸载(zai三声)的川盐,沿乌江而上抵达思南,顺江而下的船只,又将桐油、朱砂土特产品运出贵州。并且随着大量移民的迁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各类文化也被带入贵州,古道所在的乌江流域成为了当时渝黔经济文化最繁荣的地区,极大推动了两岸文明的进程。曾有人将这条古道,与滇藏之间的茶马古道媲美。

千年来,乌江上究竟走过多少船只,来往多少客商,我们无法考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更为先进的交通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水上运输,昔日繁华的江面归于平静,透过古道的遗迹我们仍然可以想象到当年的繁华景象。

这是乌江峡谷绝壁上的一条狭长纤道,当年纤夫们便是在这条纤道上喊着号子拉动船只,至于这条道路究竟为何时开凿,没有人清楚知道,多数人认为它是早期土家先人不断迁移和与外族战争形成的结果。现在,那嘹亮的号子声已经远去,这条驮来文明与生机、苍凉艰险的道路却成了千尺崖壁上的英雄史诗,记载着乌江航道的兴衰,纤夫们那勤劳、坚韧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思南是个多民族聚居地,人们大多有着最纯真的信仰。每次出船前,人们通常会到王爷庙祭拜水神杨泗,祈求他镇江守河,保佑行船平安,这也是以水为生、以船为家人的传统习俗,王爷庙前身是镇江阁,现建为思南乌江博物馆,馆内展出了乌江航道的变迁史、发现的碑文拓片及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

随着乌江航运的发达和川盐的进入,思南盐运事业迅速崛起,在各大盐号中,现在唯一留存下的,是一家清末见证思南盐运事业的商号——周和顺盐号,又称周家统子,周家盐号主人曾是思南大盐商,出生于重庆龚滩,因幼年丧父,家道维艰,便来思南打拼涉足盐业、安家建宅。眼前这瓦房严整、古朴的四合院落便是他在光绪年间斥资三万两白银耗时三年所建,盐号临江而立,厨房和盐仓巧妙结合成四合天井,正厅和盐仓屋檐层层相接,颇有江南古镇传统民居风格。

盐号内到处可见精美的家具浮雕、镂空雕等木雕工艺也是复杂精湛,草木花瓣和动物五官都清晰可辨。

周家盐号占地1500平方米,融交易场所、居家一体,这是思南地方贸易的典型特色。整体根据风水理论和乌江水流向,因地制宜建造,背靠青山,四周屋子各自独立,又巧妙利用回廊相连,宁静清幽。这座结构考究、宗法分明的古宅表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水平和周家人重视教育的观念,同时也透露出了他们克勤克俭、洁身自好的品德。现在,周家盐号被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古宅历经600年风雨,成了千里乌江思南盐运史的最后见证。

乌江缔造了这座山城的繁荣,经济强盛为思南的文化教育奠定了基础,中原文化的渗透和人们崇文重教的思想,更使得思南培养出了一批英才,田秋被誉为“贵州科举教育之父”,明代嘉靖年间,他曾奏请皇帝在贵州设乡试考场,由此当地人才辈出,文风兴盛。

而与他同样注重教育治学的理学才子李渭。也在晚年卸职还乡后传播中原文化,他在思南建中和书院讲学传道,也就是现在的华严寺,他进一步发展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学思想,着力“躬行”的治学观,明神宗曾经赐他对联:"南国躬行君子,中朝理学名臣"。在以田秋、李渭等文人学者的努力下,思南成了云贵高原上有名的文化名城。时至今日,思南人依然传承着祖辈诗礼传家、勤奋好学的传统,思南县作家协会和思南县诗词楹联学会的人们,通常会在当年李渭讲学的书院办沙龙会,研讨乌江文化和诗词创作。而每年高考时分,华严寺都会有学生排着长队来敬拜祈福,理学大家的治学之道已经成为了现代人们的精神领袖。

思南文化体现在世世代代思南人身上,也隐藏在那百年土家古寨中。郝家湾是思南有名的石头寨子,风水民居。寨内居住着郝姓土家族人,他们的祖先在明朝景泰年间从山东进入贵州平息苗族叛乱后,便在这定居生活,以姓氏取名“郝家湾”,它距今已近600多年历史。清道光年间,后裔“文林郎”郝朝相从镇远府衣锦还乡,以风水堪舆的理想兴建自己的宅邸,组织族人按照“八卦阵”布局精心建寨。

整个村寨依山而建,结合“藏风聚水”的风水原理,建造水渠,其他古墙、古巷、石阶等建筑也全是就地取材,青石造就。户与户之间既有石墙相隔,又有石巷相连,纵横交错,泾渭分明;古宅庭院中,木窗小景,精细雕花,随处可见,并且讲究斜门弯道,富有典型的思南土家民居特色。

古寨历来也是文风兴盛,人才辈出。郝朝相侄孙郝象仁更是少年得志,据说他14岁便中了武状元。现在这个古朴的村落成了县级保护单位,人们在这青山绿水中过着传统淳朴的生活,偶遇外地游客拜访,他们会做出最拿手的美食表示热情和诚意。

土家风味小吃和颇为讲究的建筑格局都蕴涵了思南人的智慧,他们发扬了祖辈勤奋好学、喜爱创造的传统,为思南文化增添了很多色彩。

这是位于思南县许家坝镇的一场花灯戏表演,它的组织者是许朝正,他出生于花灯世家,是花灯戏第四代传承人,当地人都亲切的叫他花灯王,许朝正从小就跟着家人学习,成年后组织邻里亲人成立思南县乌江民间花灯艺术团,每到农闲时便和大家一起跳花戏灯休闲娱乐,他们也常被邀请去外地表演,现在虽已过花甲之年,却仍然在传承弘扬着家乡文化。

花灯戏演唱的内容多是思南土家族人民群众的生活,这门传统戏剧也为思南赢得了花灯艺术之乡的美誉。动人的唱腔、浓郁的乡土气息、灯戏兼容的独特民族风格,折射出乌江流域的人文风采。与此同时,另一种历史悠久,从农耕文化发展形成的民间工艺塘头斗笠,也成了思南文化的典型特色。

宋尔凤手中正在做的是思南塘头镇远近闻名的棕丝斗笠,又叫塘头斗笠,在小农经济时代,勤劳聪慧的塘头人就以竹编和灯草谋生,斗笠便是最实用的防雨防晒用具,与普通斗笠不同的是,宋尔凤所做的棕丝斗笠做工精细、设计奇特,每个斗笠顶部都要垫一块青布,据说思南棕丝斗笠曾是明代贡品,洪武十年,思南土司田仁智之子田弘正带着一些地方特产进贡朝廷,朱元璋惊叹棕丝斗笠的精美,便顺手拿了块乌纱赐予田弘正,要他押在斗笠之上,从此青布便沿用至今。

宋尔凤从小跟随父母学做棕丝斗笠到现在已经过了近70个年头,这一门技艺也成了思南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也流传着一句话,塘头斗笠印江伞,思南姑娘大脚板。

现在,会制作棕丝斗笠的人越来越少,宋尔凤依然在传承着这门古老的编制技艺,她将思南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怀全都编进了篾丝的经纬之中。

同宋尔凤一样,土家族人张著权也是民间竹编艺人,不过他更为拿手的是思南土家刻纸,在隋朝开皇二年,他的祖先随十大姓氏迁移到贵州,将西北的文化也带到了这里,受工艺世家艺术氛围的熏陶,张著权从小就对雕刻、美术、绘画、竹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刻纸和剪纸艺术传统工艺与技法的基础上努力探索,融合乌江文化、土家文化独创了中华“囍”文化刻纸。

他不断比较北方豪放简练的简刻与南方精巧秀美的繁刻,并从敦煌壁画的构图中获得灵感,通过大胆的艺术想象、夸张、变形,使原生态的土家剪纸提升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国家民族的富强也都体现在张著权那细腻的雕刻中,他的刻纸构图巧妙,讲究虚实对比,线条规整流畅,题材广泛,现在他被评为了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为了更好的传承这门技艺,他收徒教授,那些在他笔下被刻画的吉祥鸟兽,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反应出了一定的社会形态,成为记载历史的活化石。

乌江水孕育了特色的文化,也见证了思南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聪明的人们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并结合土家文化研究养生之道,思南属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地带,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则成了当地最富特色的旅游资源。在乌江畔的九天温泉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露天泡池,由于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的矿物质元素,具有很高的养生保健价值。

思南人巧妙的将地理优势转变成财富,不论何时,乌江水都是思南发展的见证者,它驮来了繁荣的经济、先进的文化、孕育了思南儿女,当地人也用行动回馈保护着这江河,思南呈现出了山水人和谐的画面,有着千年古郡邑、百里水天堂的美誉。

白鹭湖是千里乌江上最美的崖壁画廊,兼有三峡的雄奇和漓江的秀美,湖水宁静清澈,两岸峰壁险峻,气势恢弘,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随处可见,洞内怪石嶙峋,给人以神秘之感。

百里画廊的山水景色彰显了思南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科技进步和近几年的旅游开发,这座古老的县城并没有在发展中遗失本真的形态,它在当地人们的保护下,依然有着古老的风貌、多彩的民俗,秀丽的景色,从川盐入黔开始,思南持续了几百年的繁荣,虽然那段历史已经远去,但在繁华落尽后,思南人传承了先辈的智慧文化和进取精神,凝望着祖辈时代的背影,重新走上了创新的道路,他们利用地理优势合理发展,将思南打造成了开放包容的小城,它古老而又年轻的生命在千里乌江上、在岁月的长河中随着时间缓缓流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