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塞罕坝精神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7-10-12 10:30:5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周宏春  |  责任编辑:罗雯
关键词:塞罕坝,绿色,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精神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塞罕坝精神,内涵在拓展,影响在扩大。塞罕坝精神,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迅速传播;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特别需要塞罕坝精神。随着媒体的密集报道,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塞罕坝精神和塞罕坝人,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越来越多的人的参与和行动。

美丽高岭上的绿色丰碑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是滦河与辽河的发源地之一;曾经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公元1681年,康熙设立“木兰围场”;塞罕坝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康熙二十年至嘉庆二十五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在“木兰围场”“肄武、绥藩”105次。清朝末期为了弥补国库亏空,先后遭到了三次大规模开围放垦,加上日寇掠夺、山火不断,到新中国成立时,原始森林荡然无存,变成了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

建国后,国家虽然百业待兴,却下定决心要在塞罕坝建设一座大型国有机械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1962年国家计委批准建场方案后,原林业部从全国18个省(市)调集精兵强将,组成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建设大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高寒沙地造林。

跨越55年,三代塞罕坝人的奋斗不息,把“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成了广袤林海。而今的塞罕坝,四季皆有美景:春天,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天,林海滴翠,百花烂漫;秋天,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因而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成为华北平原知名的森林旅游胜地。从荒山秃岭到茫茫林海,洒下了塞罕坝人奋力拼搏的汗水,凝结了塞罕坝人呕心沥血的智慧。三代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美丽高岭上的绿色丰碑!

塞罕坝,视觉上是绿色的,精神上是红色的。塞罕坝人,已然化身为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建设者的先进事迹,号召我们要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是塞罕坝建场三十年时,由熟知建场历程的原林业部副部长刘琨总结提炼的;“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是国家林业局贾治邦局长2010年6月到塞罕坝调研后,在原词基础上修改提炼而成。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内核、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动力、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塞罕坝人,用实际行动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塞罕坝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塞罕坝的最初建设者,“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甚至在沼泽地上挖草坯盖“干打垒”住,或者挖地窨子住。一日三餐,啃窝头、喝雪水,甚至吃盐水泡炒黄豆。春天,坝上雨水少,风沙多,由于劳动强度大,汗水顺着脸往下淌,一天下来都成了泥人。冬天,早上起来,被子四周和头发上会结一层白霜。冰天雪地的严冬,滴水成冰,寒风刺骨,每天巡山几十公里,晚上归来棉衣变成了冰甲,棉鞋冻成了冰鞋,走起路来哗哗响。他们在极度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工作生活环境下,艰苦卓绝,斗严寒、抗冰雪,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硬是在这片荒原上造出一个绿色奇迹。塞罕坝林场的开发建设,凝聚着艰苦奋斗的美德,是一部三代塞罕坝人攻坚克难、持久拼搏、永不言弃的奋斗史,是一首荡气回肠、气吞山河的时代壮歌。

塞罕坝精神,是敢啃“硬骨头”的精神。《荀子·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强调了持之以恒对创业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指出,要以“钉钉子”精神干好事业。塞罕坝的党员干部正是掌握了这种一脉相承的干事诀窍,才能不断走在成功路上,一次次地创造新的辉煌。塞罕坝创业的三代人,坚定一种信仰;追梦的三代人,迸发一种精神:他们有着一种在艰苦中酿蜜的吃苦观,乐在绿中,是一种精神的升华;闪耀着使命至上、善做善成的坚定信念;彰显着科学求实、争创一流的拼搏意识。这种精神,也是一种愚公移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们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地造林扩绿,科学求实护林营林,以“更细、更实、更好”的工作作风,在荒漠上建设出了美丽的、山清水秀的塞罕坝。

塞罕坝精神,是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塞罕坝绿水青山的背后,是塞罕坝一群人的责任担当,从55年前奋然上林场的369名开拓者,到如今近2000人的守业者;这是一种忠于使命的信念和不懈努力的坚守,是一种“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从“渴饮河沟水,饥食黑莜面”的老一代坝上人,到不忘初心、默默奉献的“林三代”,以科学求实的严谨态度、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从不向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生活低头,植绿荒原,书写了绿色传奇。恶劣的自然条件激发了塞罕坝人“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的乐观主义情怀;而且这种奉献精神已成为代代相传的家风。他们在这片林海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收获成功的喜悦,感受事业的成就感和人生的幸福感。

塞罕坝精神,是以身作则的率先垂范精神。在塞罕坝绿色奇迹的背后,始终离不开共产党人埋头苦干的身影。55年前,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集体听从党的召唤。在塞罕坝人的心里,老书记王尚海是一棵永远挺立的先锋树;在王尚海身后,是塞罕坝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的群像。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塞罕坝林场,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带出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没有粮食就带领职工边植树边种地;天寒地冻时节,班子成员睡在马架子的最外面为职工遮风挡寒。这样的事迹举不胜举。塞罕坝精神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敢于担当的执政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韧劲,使命至上的崇高追求,“功成不必在我”的博大胸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意志,谱就了一曲催人泪下的创业华章。

塞罕坝精神,是一代接着一代干的精神。55年来,三代塞罕坝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坝从黄沙漫漫、林木稀疏,变得绿树成荫。112万亩林海,如果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12圈。塞罕坝人,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老一辈人筚路蓝缕、伏冰卧雪、可歌可泣的创业历程,“献了青春献子孙”,新一代人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把绿色发展的理念继续接力传承。塞罕坝林场第12任党委书记刘海莹在报告会上表示,我把人生和事业扎根在这片林海,绿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这一任党委班子手中,我们将牢记重托,不负使命,把塞罕坝精神发扬光大,在绿色发展的新征途上,当好“先锋树”,再创新辉煌。塞罕坝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让绿色变为永恒不变的追求,将荒原变成绿洲。

塞罕坝精神,是探索创新的精神。塞罕坝人,坚持依靠科学精神解决高寒地区造林育林的技术难题,造林不成功就组织科技人员集中攻坚,外调苗木不能用就建苗圃自育苗,创造了中国北方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塞罕坝的生态奇迹靠的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发挥国有林场集体优势、三代塞罕坝人半个多世纪的接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塞罕坝的科学求实、创新不止,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先锋树”的王尚海,和大家一起成功克服了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开创了中国高寒地区机械栽植落叶松的先河。在几代技术人员中接力传承,许多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部分成果填补世界同类研究领域的空白。直到现在,由塞罕坝人创造、改进的全光育苗、“大胡子”选苗等造林技术,仍在不少大小林场广为使用。

塞罕坝林场,为下游地区阻隔了风沙、提供了洁净水和氧气等生态服务,既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也为生态文明建设竖起了标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尤其是在4000多个国有林场由“产木头”向“产生态”转变中,应弘扬塞罕坝精神,以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品格,把绿色发展理念变为美丽中国的现实。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的兴衰史表明,文明兴则生态兴,文明衰则生态衰。生态文明建设,覆盖空间布局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要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利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从理念上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还要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并持之以恒,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其中,没有先进的文化、没有文化自信,难以支撑绿色发展。

弘扬塞罕坝精神,就是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牢记责任使命大于天,不忘初心、忠于职责,用实际行动诠释绿色发展理念,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诉求,使绿色富民惠民。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勇毅而笃行,行稳而致远,抓好顶层设计,探索前行路径,总结实践经验,以“钉钉子”精神,善做善成,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出自己的最大力量。

弘扬塞罕坝精神,就是要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迎难而上、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功不必在己,奋力啃下“硬骨头”、开辟新天地。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韧劲,加快碳汇林业、草业的发展,提高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兑现我国的二氧化碳减排承诺,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可以坚信,只要像塞罕坝林场人那样扎根奋斗,挥洒创业的汗水,就一定能打赢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就一定能够恢复勃勃生机的生态系统,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弘扬塞罕坝精神,就是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困难找借口。在任务面前不怕苦、不畏难;在考验面前不懈怠、不退缩。把工作当事业,勇于担当、勇往直前。少一些等靠要,多一些闯钻拼,保持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思想品格,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坚韧毅力,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达目的不罢休;把握大局、着眼长远,持之以恒;审时度势,科学谋划,精准施策,脚踏实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一抓到底的狠劲、一以贯之的韧劲、一鼓作气的拼劲,建设生态文明、迈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周宏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