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形成过程与机理

发布时间:2017-10-07 10:02:26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周国逸 张德强等  |  责任编辑:马骅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长期监测与创新研究,碳汇功能,碳氮水耦合,森林与水

锐意探索,揭示森林土壤碳积累机理及其驱动机制,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及碳汇功能的科学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为探讨森林土壤有机碳积累过程和机理,鼎湖山站研究团队进一步提出 2 个假说:(1)酸化作用驱动机制假说——土壤酸化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影响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活化盐基离子尤其是 Al3+ 的活性,刺激大分子有机物络合物的形成,有利于土壤碳的积累;(2)碳-氮耦合驱动机制假说——氮沉降的增加,一方面可以加速土壤的酸化,另一方面则增加了土壤氮的有效性,刺激与碳的耦合,形成大分子有机化合物,降低土壤有效态有机碳的含量,减少有机碳的排放与流失,增加土壤的碳积累。为了验证这 2 个假说,鼎湖山站选后建立模拟酸沉降、模拟氮沉降、开顶箱 CO2 倍增+氮添加(碳-氮交互作用)、降水变率、全封闭集水区(准确控制输入输出)等系列长期控制实验,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集成分析长期监测资料和实验数据,在森林土壤有机碳积累机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结论。


模拟实验结果揭示森林土壤有机碳积累机理

模拟氮沉降控制实验表明,高氮处理显著降低了成熟森林土壤呼吸速率,降低作用主要发生在雨季(每年4—9月,也是植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由于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细根的生长也受到了抑制,使得土壤呼吸对温度敏感性(Q10)的下降,最终导致成熟林土壤 CO2 排放的下降(图 3),这意味着氮沉降可以驱使成熟林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也表明在氮沉降背景下成熟林土壤在减缓大气CO2 浓度上升过程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长期氮沉降可以导致土壤酸化、增加土壤吸附能力等物理化学控制机理(非生物学控制机制)降低根际区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的输出,从而增加系统土壤的碳吸存量。而磷添加实验表明,磷素的增加却能显著改善成熟林(氮饱和)土壤微生物组成并提高土壤 CO2 的排放,这表明氮沉降可通过降低土壤磷的可利用性,限制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碳的分解,促进有机碳的积累。然而,由于成熟林(演替后期)土壤比其他过渡类型森林(演替中期和早期)具有更高的磷酸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该森林群落容易受磷素限制的影响。

图3


碳-氮交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高 CO2(700 ppm)和高氮(100 kg ha-1 yr-1)共同处理具有叠加的交互影响,比单独高 CO2 和高氮处理更能促进土壤 CO2 的排放,并导致土壤无机碳流失的增加,但由于交互作用显著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和水分利用效率(图 4),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来源(增加凋落物量、细根生物量及分泌物),促进土壤碳库的增加,表明碳的积累需要充足外源氮素的耦合。而在大气 CO2 升高的条件下,外源氮素的增加促进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和颗粒有机碳的积累(POC),最终有利于土壤总有机碳(TOC)的增加(图 5)。



模拟酸沉降处理加剧了森林土壤的进一步酸化,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和植物细根生物量,降低了土壤的CO2 排放,增加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但促进了土壤离子的活化,显著增加了 NO3-、SO42-、Ca2+、K+、Mg2+等阴阳离子及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淋溶,极显著增加 Al3+ 离子的淋溶,阳离子的活化将会促进大分子络合物的形成,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沉积。

降水变率改变控制实验(无降水处理、对照和加倍降水处理)结果表明,干旱(无降水处理)降低了森林土壤磷的矿化,在雨季(每年4—9月),加倍降雨也将不利于成熟森林土壤磷的矿化,土壤磷素可获得性的降低,限制了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碳的分解。在旱季(每年11月—次年 2月),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升高;相反,其湿度敏感性则随降雨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湿季,无降水处理降低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并提高其湿度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将降低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呼吸,但雨季降雨增加可能抑制土壤呼吸对气温升高的响应。

以上结果从不同角度阐明了森林土壤积累有机碳的机理。

1  2  3  4  5  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