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开发三大模式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发布时间:2017-09-14 13:39:09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杨多贵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扶贫,中国,贫困,光伏,发展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高度,极大拓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脱贫攻坚取得了新的显著成就。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我国农村累计脱贫5564万人,平均每年脱贫139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在具体实践中,因地之宜,初步形成了“区域协作扶贫”、“组织起来扶贫”和“科技产业扶贫”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扶贫开发新模式、新经验。

以“闽宁模式”为代表的“区域协作扶贫”模式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球消除贫困的重点和难点,中国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协作扶贫道路,成为消除区域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示范”。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指出,2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组织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已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在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工具箱”之中,最能体现全国一盘棋,国家强大调控能力的就是由“部门协同、地区协作”构成的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体系。可以说,通过地区之间的扶贫协作,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协作扶贫的中国优势和示范,主要体现在于,协作扶贫已经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成为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成为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可将东部地区先进的、过剩的优质产能,转化为西部地区优质高效的新供给,转化为优质的经济资产、社会资产和生态环境资产,有利于国家在去产能、促发展、稳增长的良性循环之中,实现去产能、去库存、补短板,有利于把过剩产能浪费的国民财富转化为发展的正能量和新动能。20年来,闽宁两省区党委、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打造了东西合作扶贫的“闽宁模式”,催生了“闽宁效应”,点亮了解决贫困的“中国方案”,如今宁夏西海固的沧桑巨变,就是诠释中国协作扶贫的最佳案例。

以“塘约模式”为代表的“组织起来扶贫”模式

组织起来,脱贫致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法宝。20世纪50年代,为了迅速摆脱新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毛泽东主席就曾指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实践证明,唯有把贫困人群组织起来,实现扶贫、脱贫工作的组织化,精准扶贫脱贫举措才能落到实处、才能顺利推进。把贫困人群组织起来,授之以渔,是消除贫困的根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扶贫开发任务的完成和稳定脱贫,最终要靠千千万万基层党组织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要靠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加强村两委建设,切实配强村两委班子,统筹发挥好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贫困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致富带头人的榜样示范作用。贵州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自2014年以来,在村党支部的有力领导下,全体村民通过土地入股重新组织起来。土地实行集约耕作,发展运输、建筑等专业合作社,多业并举。集体经济的发展很快改变了塘约村的面貌:2014年村集体收入仅4万元,2016年就突破了200万元;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不足4000元,提高到2015年的8000元和2016年的10030元。绝大多数农户已经脱贫,塘约从一个二类贫困村变为“小康示范村”。“塘约模式”的核心要义就是把人民组织起来,消除贫困,共同致富。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全面冲刺、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培养更多塘约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式”的干部,要坚持“村社一体”、合股联营、规模发展,走出更多的“塘约模式”。

以“金寨模式”为代表的“科技产业扶贫”模式

探索把发展高端产业与扶贫结合起来,是中国实施精准扶贫的一大创举。近年来,由于中国政府大力扶持光伏产业,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崛起。2016年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太阳能发电国,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太阳能发电国。国际能源署(IEA)报告显示,全球光伏发电市场在2016年中增长了四分之一,而中国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中国生产了40%的世界太阳能电池面板,美国公司仅有20%。中国光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地位已经不可动摇,光伏已经成为像高铁一样的国家名片。由于光伏发电清洁环保,技术可靠,收益稳定,因地制宜开展光伏扶贫,既符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又符合国家清洁低碳能源发展战略;既有利于扩大光伏发电市场,又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稳收增收。安徽省金寨县是革命老区,是国家级首批重点贫困县,2011年被确定为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2014年底,国家能源局和国务院扶贫办决定开展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工程,在甘肃、安徽等6省30个县开展首批光伏扶贫试点。目前,以金寨县为代表的光伏扶贫,已成为大别山片区精准扶贫的品牌项目,越来越多群众从中受益。金寨县为安徽乃至全国产业扶贫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光伏扶贫被列为全国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全国先后有20余省90多个县考察团到金寨,学习借鉴金寨光伏扶贫的成功经验。(作者:杨多贵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