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城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 东高西低温州最优

发布时间:2017-09-08 16:35:04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白韵之  |  责任编辑:罗雯
关键词:PITI,IPE,NRDC,中国环境信息公开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白韵之)2017年9月7日,环保公益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在北京共同发布了“2016-2017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十年间取得历史性进展,但企业信息公开仍存在明显短板。

这是自2009年以来,IPE与NRDC连续第8年对全国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状况进行评价,评价涉及全国120个城市,包括各直辖市和国家环保规划确定的主要环保重点城市。评价涉及日常监管、自行监测、投诉举报、排放数据和环评等五大类信息的公开是否全面、及时、完整。

违规建设项目清理信息全面公开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工作的通知》及《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部署排查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时,要将实施前开工建设或投产且至今未进行改扩建的项目一并纳入排查,统一规范。排查发现的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逐一列清单,清单要求明确清理措施、 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和进展情况,并要求于 2016 年 6 月 10 前公开排查信息,11 月 30 日前公开清理结果。 根据蔚蓝地图统计,全国 31 个省区市除西藏外,均发布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名单, 共涉及 62 万余个项目。

各省区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数量分布图:

120 城市平均分首次站上 50 分

温州、广州、北京、青岛、杭州、宁波继续保持在70分之上,沈阳、中山、厦门、济南、苏州、上海、绍兴、东莞也进入70分以上行列。PITI指数中法律法规要求的信息公开占70分,意味着这些领先城市已经基本做到依法公开。

得分高于 70 分的 14 个城市:

      本期评价中,80个城市得分较之上一年度有所提升,推动120城市PITI平均得分提高至52.34分,这是自2013年PITI标准升级以来,平均得分首次超过50分。

      最近 4 期 120 城市 PITI 平均得分情况:

污染源监管信息跨领域应用,倒逼污染减排

根据《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规定,各地开展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通过行政许可、公共采购、 评先创优、金融支持、资质等级评定、安排和拨付有关财政补贴专项资金中,充分应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压力污染企业切实改善排污行为,实现污染减排。江苏甚至根据环境信用评价等级实行差别电价、污水处理收费,推动企业守法。 除应用于信用等级评价外,公开的污染源监管信息,也被应用于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 公众环境风险提示服务、公众监督等项目中。

同时报告还指出三点不足之处:

新《环保法》、《大气法》关于重点排污单位信息公开的要求仍待执行

根据评价统计,120 评价城市中,91 个城市制作并公开了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其中 88 份名录有公布涉气重点排污单位2,涉及 24103家企业,但通过公开渠道能获取到公开自动监测数据的仅284 家,绝大多数涉气重点排污单位未按照大气法公开自动监测数据,或采取通过厂门口电子显示屏的方式展示,不便于公众获取。

公布自动监测数据的涉气重点排污单位比例:

此外,多数城市发布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录质量堪忧。部分城市制作的名录,仅由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组成,或者在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之外添加几家市实验或者医院,而社会大众关心、 关注的垃圾焚烧、处置单位,地方环境影响大污染企业,以及高架源等未全面纳入重点排污 单位名录中。

距离污染源监管信息全面公开还有一定距离

根据项目组统计,评价的 120 个城市中仅有 7 个城市监管信息公开量超过了 PITI 项目计算的应公开量,105 个城市公开量不足 50%,占到了总评价城市的 87.5%,其中 42 个城市公开量甚至不足 10%。

污染事件暴露有毒有害污染物质监管严重缺失

本期PITI “重点企业数据披露” 评价发现,多数企业重金属、VOCs等特征污染物、危险废弃物产生、转移、处置、排放信息仍未公开,而所在城市尚未有效督促其公开。

针对本期报告识别的问题,报告建议督促监管信息公开严重滞后的属地环保部门限期改进,并积极推进统一平台建设;落实新《大气法》的要求,督促废气企业依法公开自动监测数据;建议督促各地全面、完整发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建议制定并落实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PRTR)。

    总结8期PITI指数评价,报告认为,纵向比较,中国的污染源信息公开取得历史性进展;与法规比较,东南沿海和北京、山东等领先地区已经基本达成法规要求;各分项分析,企业信息公开明显滞后于政府信息公开,难以满足社会期待;国内横向比较,东高西低,差距仍然显著,山西、甘肃、黑龙江等成为公开低地;国际横向比较,长三角、珠三角、北京、山东等区域已经具备和国际先进水平对标条件;从实际应用分析,信息公开推动污染减排的效果初步得到证明,但潜力亟待落实。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指出,中央环保督查实现了省区市全覆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识别的违法问题也是触目惊心。马军建议将下一步环保督查的重点从个案问责转向机制问责:“严格督促各地落实环保法、大气法的环境信息公开要求,查处违反要求的企业和不作为的地方政府,通过让每一根烟囱都公开,借助社会监督力量,突破地方干预,真正建立基于环保法治的长效污染防治机制。”

120城评价结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