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殷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九月初,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中国厦门举办。这是2011年三亚峰会之后,中国第二次承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此次峰会的时间节点,恰逢中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建设掀起新一轮高潮之时;回顾金砖国家历次领导人峰会的成果和金砖国家机制的发展历程,可以预见的是,此次峰会对于金砖国家机制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金砖国家如何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在对接中使金砖国家机制这一新型国际经济合作机制走向下一个辉煌的十年,将会是峰会中最为引人关注的议题与亮点之一。
第一,金砖国家机制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是大势所趋。
回顾金砖国家机制走过的近十年历程,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是支撑起这一机制的精神支柱。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合作机制,金砖国家机制是一个全新的模式。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后来加入的南非,五个国家政治体制各异,经济结构差异化明显,地理位置更是较为分散。同既有的国家间经济合作机制相比,金砖国家走在一起,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过程,是一个创新机制的过程,是一个体现国际经济发展大势的过程。所谓主动选择,指的是金砖国家之间选择建立一个合作机制,是一个主动作为,相互靠拢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基于传统意义上的地缘或政治联系而发展一个相适应的经济关系的过程。这种主动性决定了金砖国家之间在机制建设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一个相互平等,共同协商的议事环境。所谓创新机制,指的是金砖国家之间建立的机制,在本身具备创新性的同时,更是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一次机制创新。
五个国家作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是新兴国家发展的代表,各具特色与优势。它们之间的联合,是对传统经济合作模式中,老牌发达经济体主导的一次改变。所谓体现大势,指的是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代表了国际经济乃至政治格局的大变革趋势。作为发展中经济体的代表,金砖国家的经济稳健发展,体现了当代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进程,顺应了全球化多极化的大趋势。而同金砖国家机制相对应的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同样蕴含着相似的大趋势与大变革。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这三个“赤字”的出现,说明过去的全球化进程出现了很大问题。传统全球化路径走入困境的原因就在于,治理方式是符合少数国家利益的单边安排,缺乏广泛的合作基础,直接导致了全球化的成果被少数国家的少数人所拥有,发展出现了极大的地域不平衡与阶级不平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这种不平衡性被进一步拉大,赤字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而体现新兴经济体崛起大势的金砖国家机制,同样也是对全球化路径的一次变革。金砖国家机制出现与发展的进程,同“一带一路”的出现相得益彰而又相互促进。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与“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建设理念不谋而合。二者实现深度对接,是发展过程中的大势所趋。
第二,金砖国家机制同“一带一路”深度对接是金砖国家机制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承载着全球四成人口、近四分之一经济体量的机制,金砖国家机制始终在发展中不断完善。2009年叶卡捷琳堡峰会,金砖国家概念正式出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主题在早期,主要是顺应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对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深切呼声,2012年的《新德里宣言》明确提出了全球治理改革的诉求与建设更具代表性的国际金融架构的呼吁。2013年以来,则是承担起了实践上述诉求与呼吁的角色。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挂牌成立,并顺利实现首笔融资放款;金砖国家应急储备机制顺利建立;金砖国家新评级机制的设立也在逐步探讨当中。从合作意向、框架到机制建设、项目落地,金砖国家机制越来越务实、可感。下一步,金砖国家机制的完善需要其主动介入更多符合“金砖精神”的国际经济发展与合作议题之中去,而全球目前跨度最大,“接口”最多,最能够同“金砖精神”相符合,让已有的金砖机制发挥更大作用的对象,当属“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当前,“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一带一路”主骨架已经初具雏形,金砖国家现有的合作机制和各国发展的实际需求,同“一带一路”高度契合。深入对接“一带一路”,探索金砖国家机制未来的新发展方向和新变革领域,是金砖机制保持更多活力和实践价值的必由之路。
当然,金砖国家机制在未来的发展,仍然会面对不断出现的挑战。近期而言,中印双边关系的紧张使得金砖国家机制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这种不稳定因素显然不是金砖国家机制所乐于见到的。而此次峰会的召开恰恰能够为安抚这一不稳定因素提供一个难得的对话环境与对话机制。从目前的大环境来看,金砖国家的合作关键仍然在于合作、共赢。可以预期的是,只要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的主线不改变,本次峰会顺利召开并取得积极成果是板上钉钉的。三亚峰会留下了“展望未来、共享繁荣”的主题,此次峰会在全球化进程遭遇波折的背景之下,将为完善与发展全球化、推动全球化进入新阶段做出怎样的贡献?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