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大学生圆桌会议畅谈教育差异

发布时间:2017-08-29 14:35:38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辛闻  |  责任编辑:罗雯
关键词:中缅,学生交流,文化,就业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8月27日,丝路伙伴国际志愿者联盟(SRC)"青年之声"第一期活动在仰光办公室如期举办,来自仰光大学,仰光外国语大学和德贡大学的缅甸学生和来自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州外国语大学的中国学生志愿者们参加了本次活动。

短暂的自我介绍后,学生们迅速通过游戏记住了彼此的名字。本次活动共有三个讨论主题:中缅教育制度异同、中缅大学生活异同、中缅大学生就业观。活动以自由组合与分组讨论的方式,给予每位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讨论过后各小组作总结发言,交流与碰撞在年轻人之间轻松地进行,SRC负责人黄斌在发言中希望年轻一代为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中缅教育制度各有千秋

通过讨论,我们发现中国与缅甸基础教育环境有所不同。中国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初、中等教育共12年。缅甸则是免费上小学,初、中等教育只有10年。因此,很多缅甸大学生的教育基础并不十分牢固。在中国,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不履行义务是违法行为。而在缅甸,受教育并不是强制行为。



中缅大学生生活异同

学生们在讨论中分享着自己的大学生活。中国大学使用一卡通与学生证进行学生管理,缅甸则通过校卡来识别学生身份;在住宿方面,中国大学生因学校普遍实行住宿制而享受着日常出行的便利,而缅甸大学只为离学校较远的学生提供宿舍;在实习方面,中国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有实习经历,而缅甸在这方面则缺乏创新;在课程设置方面,中国的大学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上课时间也是学生自己选择,而缅甸的大学生则必须按照统一安排的时间表上课,一周五天每天都要上课且通识课较少。


中缅大学生就业观异同

学生们在交流中提到,中国和缅甸的大学生在就业时都会受到学校名气的影响。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对口率相对较高,缅甸大学生往往所做工作与专业无关,并喜欢忠于自己的职业,不喜欢加班与“赚外快”。缅甸大学生没有实习的概念,用人单位更看重求职者通过各种培训取得的相关证书,这些证书甚至比大学毕业证书更重要,而中国的用人单位更看重实习经历。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大部分家长都会催促孩子毕业后尽快找到工作,然而在缅甸,家长并不急于催促孩子毕业后迅速就业,因此很多缅甸大学生毕业后并不急于工作。

通过“青年之声”第一期活动,中国与缅甸两国学生有了深入交流的机会,发现彼此的相同与不同,在增进了解的过程中深化互信,开阔眼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