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那边花正开

发布时间:2017-08-01 09:37:34  |  来源:经济日报  |  作者:罗霄,陈力  |  责任编辑:刘梦雅,卜硕
关键词:草原生态,湿地恢复,盐碱地改良,草原畜牧业,花正

经过多年努力,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草原湿地恢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横跨我国“三北”的生态屏障已初步建成。图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初具规模的生态林场(7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 斌摄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盛夏,壮美内蒙古草原如歌如画,令人迷醉。

“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东北、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铿锵话语,至今在内蒙古儿女心中回荡。

“我们一定要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使内蒙古的草原林海、沙漠雪原、湖泊湿地成为聚宝盆,让内蒙古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开心。”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

大森林——

奏响绿色欢歌

李俊义再也不用砍树了。

“我每天在山上要走20多公里。”这位砍了大半辈子树的牙克石市乌尔其汉林业局工人,如今成了大兴安岭的护林员。像他一样的林业工人有16000多名,现在已有13046人“转行”到了森林防火、管护、经营等领域工作。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主体功能区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8.2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7.44%,活立木蓄积9.5亿立方米,总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面积均居我国四大重点国有林区之首。2015年4月1日,大兴安岭林区结束了长达63年的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历史,开始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转变。“我们养的森林猪在山林里吃松子、喝泉水,住着统一规格的栏舍,价钱卖得高,再加上一年培植木耳20万袋,员工的收入比以前要多出一大截。”乌尔其汉贮木场主任刘鑫告诉记者。

如今,大兴安岭转型发展中的林区经济蒸蒸日上,森林生态也得到迅速恢复:森林面积提高到3.73亿亩,活立木蓄积量增至14.84亿立方米。

大沙漠——

演绎金色传奇

毛乌素沙地,烈日照射出殷玉珍与丈夫白万祥躬着腰给树林打桠修枝的美丽剪影。

皮肤黝黑、双手结茧的殷玉珍,31年如一日与黄沙“掰手腕”,这一“掰”硬是将6万多亩沙海变成了绿洲,成为全国治沙女英雄。“从开始栽树的那天起,我就从没想过要停步,我会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继续栽下更多的树保护好我们的家园。”殷玉珍说。

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分布着毛乌素沙地、巴丹吉林沙漠、库布其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和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沙化土地遍布全区12个盟市的90个旗(县、区),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分别占自治区总面积的52.2%和35.05%。

殷玉珍是千千万万个内蒙古治沙人的缩影。“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工程先后在内蒙古强力推进,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减少”的成绩,赢得国际赞誉: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山麓,一坡连着一坡的鱼鳞坑纵横交错,目之所及,绿色绵延。这个距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公里的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地区,实现了由“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历史性巨变;以路治沙的创举,让科尔沁沙地治理每年以70万亩的速度推进,不仅改善了农村牧区的生态环境,还让农牧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呼伦贝尔科学治沙,用绿色锁住了“黄龙”,大草原焕发生机;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已建成间隔长110公里、宽3至5公里的生物治沙锁边带;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建成了间隔长350公里、宽3公里至10公里的绿色防风固沙林带……一项项壮举,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大草原——

舞动吉祥哈达

锡林郭勒草原上,许多人是廷·巴特尔的“粉丝”,因为这位扎根草原数十年的知青,总能以先进的理念、大胆的创新,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们,不断追寻着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平衡。

廷·巴特尔家住阿巴嘎旗的萨如拉图亚嘎查(意即“行政村”),他曾将一片盐碱地改良为优质牧场,现在又响应自治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号召调整种养结构。“我家有草场5926亩,按草畜平衡要求可以养牛103头,我只养了55头,今年再减5头,给野生动物让路。”廷·巴特尔说。

他打开电脑,向记者展示在自家牧场拍摄的视频《沙地中的花》《小狐狸出窝了》《起飞的天鹅》……“现在草场上有270多种植物,上百种野生动物。”他言语中透着自豪。

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六大著名草原,让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区域占到了中国草场面积的35%以上,是全国最为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

目前,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已经启动,内蒙古全区有10.2亿亩可利用草原纳入补奖机制范围,其中禁牧休牧4.05亿亩、草畜平衡6.15亿亩,每年获得国家草原补奖资金逾45亿元。

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引导和保障下,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将由原来的粗放型,逐步向建设型、生态型的现代化草地畜牧业转型。监测数据显示,内蒙古草原植被平均盖度达44%,优良牧草占比提高到81.1%,野鸡、狐狸、狼、草原鹰等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接近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

大湖泊——

演奏蓝色交响

“漫游呼伦贝尔草原,来到浩瀚的呼伦湖边,传说她是少女呼伦所变化而成……”从北京自驾来此旅游的张先生与同伴们在呼伦湖畔尽享湖光美景。

然而,治理前的呼伦湖可不是这样。“前几年水位下降得厉害,别说捕鱼了,湖心岛与湖岸都连到一起了!”呼伦湖渔业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志刚告诉记者。

呼伦湖作为千百年来润泽草原的北方最大淡水湖,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与水资源,还是一道极为重要的生态屏障。为此,内蒙古投资20亿元打出了一套综合治理呼伦湖的“组合拳”。到了2016年10月,呼伦湖水域面积扩大,原本已成“半岛”的湖心岛,又“回”到了水中央。

与此同时,内蒙古对所有受气候影响最容易消失的水源地,都一一展开了治理,使其面貌大为改观:黄河流域最大淡水湖、全球同纬度最大湿地乌梁素海,再现清澈湖水;干涸多年的居延海,随着黑河分水工程的实施,再次成为茫茫戈壁上一块硕大的“碧玉”;乌拉盖湿地、巴美湖、达里诺尔湖、岱海等湿地重新焕发生机……截至目前,内蒙古已建立以湿地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83处,保护湿地133万公顷,初步建立起湿地保护管理体系。

如今,在内蒙古大地上,处处呈现白鹤盘旋、野鸭戏水、蒲草茂盛的锦绣画面,生态环境出现“整体恶化趋缓,治理区明显好转”的崭新局面,如同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了一道严密的生态安全屏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