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谈古寨一瞥。来自邢台市旅委官网
从太行山旅游归来,我向朋友讲述旅途见闻。朋友听得饶有兴致,也想去那边一游,问我最值得游览的景点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告诉他:“当然是英谈古寨啊!”
英谈村位于河北省邢台县路罗镇的大山深处,是古顺德府(邢台古称)十二景之一“太行叠巘”中较有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古人曾以“此中自有桃源洞”来赞美这座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寨。据说唐朝黄巢起义军曾在此安营扎寨,后来当地人取“营盘”谐音“英谈”而命名,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600年前的明永乐二年,一位姓路的大户从山西洪洞举家迁徙至此,从此落地生根,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路姓已占当地人口的95%以上,成为英谈最大的姓氏。
古村寨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古木参天、植被葱茏,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太行山旅游的一处著名景点。数十处院落、100多座民居建筑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石头城堡千年不倒,围寨墙巍巍阁楼高耸、四门周正,依山就势蜿蜒起伏,形成颇具古太行建筑特色的明清建筑群,是中国目前发现保存最完好的古石寨,亦是2007年国家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2012年11月公布的第一批传统村落。
古村寨由东庄、前英谈、后英谈3个自然村组成,在方圆6平方公里的村域里,古建筑随处可见,靠山面水,上下错落层叠有致,古墙前的巨石上镶嵌着“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英谈古寨”的石碑,体现了当地政府多年来对文物景观保护的力度。
车在山下缓缓停下,山道上停放着一长串的旅游车辆,许多是自驾游的小轿车。下车远眺,只见山势雄奇连绵起伏,林木葳蕤绿意盎然,一栋栋古建筑依山而建,仿佛梯田层叠而下。毗邻的桃山酷似一枚王母娘娘宴上的仙桃,轿顶山又恰似一顶仙人赴宴乘坐的轿子,为英谈村平添出几分仙气。
我们的第一站是前英谈村,这里只有14处院落,大多是二三层石块砌成的建筑,很多人家的房顶上安放着卫星电视接收设备。虽然比不上后英谈村数十座院落那么紧凑壮观,但比只有几座四合院的东庄显得热闹了许多。在前英谈村口,一棵高大的古橡树引起了我的注意,听导游介绍才知道这棵橡树已有600多年的树龄了,是英谈路氏建立村寨的见证者。寨门重修于清道光十四年,寨楼森严,斑驳的墙体上渗透着岁月的沧桑。
英谈村之所以又被称为古石寨,主要是由于该村有近3公里石头砌筑的寨墙,墙宽3米,高低不一,有的寨墙巧妙地利用了地理地势,修建在山崖山梁上。所有的寨门、寨楼、寨墙、箭楼、民居均为红色的石头筑成,看上去就像一栋栋红色的建筑,连房顶和路面都是一块块红石铺就的。原来是因为这里土地稀少,主要用于农作,没有多余的土用来烧砖建房,所以只能使用山上的红石板岩来作为建筑材料。
后英谈村人口最多,67座院落组合成英谈村的主体建筑群,也是游客停留时间最多的景点。走在曲曲弯弯的街巷里,映入眼帘的一切都仿佛充满了古老的韵味:古石楼、石窑洞、古石栏、石臼、石杵、石磨、石板道、古石井、石阶梯、石水道随处可见,数十座民居院落古色古香,上圆下方的窗户象征着“天圆地方”;36座石拱桥架设在沟渠之上,将一个个四通八达的村道串联起来,一颗颗板栗树结满果实。抗战时期,这里是冀南银行总部所在地,为中国抗战献出生命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也曾在这里的中和堂作过短暂休整。英谈还曾是八路军129师的被服厂、造纸厂、印刷厂所在地,八路军将领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曾住在村中的汝霖堂,一处处遗迹挂上牌子保护起来,供人瞻仰,古寨留下了抗战的英雄印迹。
英谈是一个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古老村落,全村170多户600多人,绝大部分都是路姓,分为三支四堂。数百年来,英谈路姓艰苦创业,务农经商,成绩斐然,到了第四世路通时,路氏家族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商贾富户。
行走在石寨街巷,感受到拂面的山风中,渗透着一丝古老的气息,令人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