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经费超3.7亿 中国自主研制“攻深探盲”八利器

发布时间: 2017-06-19 17:19:18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振红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攻深探盲,深部资源探测,矿产勘探
2017年6月19日,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深部资源探测核心装备研发”验收会。王振红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王振红)2017年6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深部资源探测核心装备研发”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在深部资源探测装备技术领域有了重大突破性进展,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水平,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部分装备填补国内空白,为我国资源能源安全保障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攻深探盲” 破解矿产资源严重短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急剧增大,后备探明储量严重不足,我国铁、铜、铝、钾盐等大宗矿产严重短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外依存度已高达50%~80%,远超出国家经济的安全警戒线(对外依存度40%),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为保障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明确提出实施“立足国内,找矿增储”的资源保障战略,向地下深部要资源是国内外最主要的战略选择之一。

我国的矿产勘探和开采集中在500米深度以上,而500—4000米深度的主体含矿空间尚待勘查。解决矿产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是实施“攻深探盲”。所谓“攻深”是指勘探埋深500—4000米的矿产资源;“探盲”则是指寻找沙漠、戈壁、植被等覆盖区地下矿产资源。鉴于地球物理场固有的穿透能力,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是“透视和照明”地球内部的主体手段,亦是“攻深探盲”的关键所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型地球物理探测装备和核心软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面临技术垄断的风险。地球物理探测装备与技术落后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矿产资源勘探的发展,也直接制约着我国参与国际资源竞争的能力。因此,开展深部地球物理核心装备研发是深部资源勘探的迫切需求。

总经费超3.7亿元 自主研制八套深部资源探测装备

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和财政部的策划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组织国内优势研究队伍开始了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深部资源探测核心装备研发”的研制工作。研制期限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总经费超过3.7亿元。依据矿产资源“攻深探盲”勘探流程中靶区优选、矿区勘查、矿体详查三个层面的技术需求,项目遴选了卫星磁测载荷、航空超导全张量磁梯度测量装置、航空瞬变电磁勘探仪、探矿重力仪、多通道大功率电法勘探仪、金属矿地震探测系统、深部矿床测井系统、组合式海底地震探测装备八套深部资源探测装备开展攻关研制,自主研发深部资源探测核心技术,实施地球物理探测装备的重大突破,为国家矿产资源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为我国“地下4000米地球透明计划”奠定技术基础。

经过四年艰苦攻关,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突破了航天级磁通门磁强计、质子旋进磁强计、低温超导磁强计与磁梯度计、感应式磁矢量传感器、MEMS数字地震检波器、高温小型声电放测井传感器、低功耗采集等制约我国深部探测装备发展的核心部件。研制的卫星磁测载荷、航空瞬变电磁勘探仪、多通道大功率电法勘探仪、金属矿地震探测系统、深部矿床测井系统、组合式海底地震探测装备达到了工程化水平,研制的航空超导全张量磁梯度测量装置、探矿重力仪达到了实用样机水平。部分装备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垄断。从靶区优选尺度实现了航空大探深作业、从矿区勘查尺度实现了陆上4000米深度范围内精细结构探测、从矿体详查尺度实现了声波-放射性-电阻率矿床测井。

项目研制的核心部件与装备已经得到了推广应用。磁通门磁强计关键技术已应用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航空超导全张量磁梯度测量装置样机已参与资源探测、工程考古和国防领域应用,航空瞬变电磁勘探仪已为武警黄金部队在山东莱州、内蒙古锡林郭勒等地开展了金属矿勘查工作,组合式海底地震探测装备已获得中海油、福建省地震局应用。专家对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项目中各系统实测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八套地球物理深部探测装备的自主研制,打破了装备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全面提升了我国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能力与技术水平,为我国实施“攻深探盲”提供了核心装备,支撑了“向地球深部进军”国家战略。 

2017年6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深部资源探测核心装备研发”顺利通过验收。王振红摄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