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蹲点话脱贫:“绣花”功夫真不易

发布时间: 2017-06-16 10:10:00  |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  作者: 程远州 曹怡晴 乔 栋 马 晨 张 文 李茂颖  |  责任编辑: 刘晨曦
关键词: 贫困户,绣花,卿姓,闯王镇,椪柑

  山西省和顺县李阳镇下石勒村党支部书记杜继英查看万寿菊苗。

“万寿菊苗长出十多厘米高了,得赶紧从拱棚里移栽到山上。”下午两点半,火热的太阳当空,辣得人能脱一层皮,下石勒村村支书杜继英就在村委会的喇叭里喊集合。

山西和顺县下石勒村,地处太行山深处。杜继英发现,找准脱贫路子的同时,尴尬伴之而来——年轻人都已走出大山,四处打工,留在地里干活的大多超过50岁,贫困户更是缺人手。

好在有“能人支书”带动,村民们又肯吃苦,下石勒村先后筹资建起了苗圃、养牛园区、万寿菊生产基地等,去年底全村脱贫。

河北省怀安县叶家辛窑村人走出贫困,靠的是“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村集体流转村民土地265亩,成立了鲜果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起温室大棚101个,贫困户通过土地租金、合作社分红、就地务工等渠道稳定增收。

扶贫产业也难免风险。建成温室大棚的第一年冬天就赶上了大暴雪,损失过半;第二年修整好大棚种上西红柿,又因滞销损失17万元。

“不跌几个跟头,难闯出好路子。”村支书赵建根感叹。坚持到去年,叶家辛窑村鲜果蔬菜园区盈利近百万元,年底脱贫出列103户164人。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精准方为对症之策。

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硬骨头怎么啃?广大基层干部是扶贫主力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下一番‘绣花’功夫”“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扶贫工作”的要求,他们俯下身、勇担当,成为贫困群众的主心骨。

如何让贫困群众跟得上政策引导,帮扶工作如何不受乡土人情所困,扶贫产业如何避免跟风发展,脱贫路上如何确保长期收益,扶贫干部考核如何让实干者得实惠……这些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考题。

前不久,本报记者带着问题深入6个贫困村蹲点调研,亲身感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径和成效,倾听扶贫一线基层干部的酸甜苦辣。

湖北省咸宁市科技局副局长、通山县闯王镇刘家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黄宏光(左)在搬化肥.记者 程远州摄

俯下身,怎么找到突破口?

“云山村是个高山村,海拔1500米以上,面积54.8平方公里,各村小组住得分散,想要挨家挨户走访,没个一两周下不来。全村96.7%是拉祜族。200多户贫困户大都是文盲半文盲。我是村支书,自家的经济条件都不好,怎么让村民相信我能带着他们致富?”扶贫干部不缺,缺的是群众信服的扶贫干部。土生土长的李明遇到的问题,城里来的干部有同样的困惑。

黄宏光:两年多前刚接到驻村任务时,心里没底。在村里走访了一圈,不知道从哪儿下手。老百姓都盯着扶贫工作队,拿什么样的业绩取得群众信任?

我们开局做的是民心工作,帮助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陈其美治病。甲状腺瘤在他脖子上挂了17年,干不了活儿,养不了家,村里谁看见都说他可怜。我们帮陈其美联系手术,通过医疗救助政策报销了90%的医药费。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后来把我们工作队请到祠堂,凑钱请我们吃了一顿饭,当然钱是我们结的。这在农村算是很高的礼遇了,工作也就打开了局面。

张晓华:心态决定状态。有些扶贫干部对贫困户没感情,把落实扶贫政策当作“施恩”于民,工作不扎实,群众就反感。有些贫困户说:“只打电话慰问有啥用,既没送来政策,又不带真金白银,还净耽误干活!”还有个别刚毕业的大学生,驻村后不会农村话、不懂农村活、不知农村事,怎么能跟村民推心置腹,怎么了解实际情况,找到扶贫突破口?

杜继英:在开始阶段,驻村扶贫多少会有些“本领恐慌”。我觉得,只要能俯下自己的身子、摆正自己的位置,真心为群众脱贫致富想法子、干实事,大家跟着你得到了实惠,自然就会信服你。

黄宏光:增强扶贫本领,除了熟知政策之外,还要问计于民。一村一地的农民,往往比外来的扶贫干部更知道本地适种什么作物、发展什么产业。在刘家岭村,我们经常和村干部一起走访,不仅向贫困户讲政策,还向富裕户问计策。目前我们正在准备发展雷竹产业和红豆杉产业,就是问计于民的结果。

李明:过去制约我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基础设施。不少老百姓的房子是茅草房、杈杈房,有些地方甚至连水都用不上,一到农忙时节就发愁。很多村小组不通路,老百姓把自家种的、养的运出来卖,只能靠人背马驮,不少好东西就烂在山里,实在可惜。

现在水电、道路、住房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过去改善很多。在蒿枝坝等村小组,村民搬进了新居,看上了电视。拉祜族是很好客的,有外面的客人到家里,一定会邀请他看电视,这是我们接待客人的一种方式。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