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召开 中国为世界减贫治理贡献智慧

发布时间: 2017-05-27 08:35:28  |  来源: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 魏博 王虔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2017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中国,世界,减贫,智慧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讯 (记者魏博 王虔)5月26日, 2017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减贫治理方案的开发与分享”。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郭卫民,中国外文局局长张福海,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陈志刚,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郝福满,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和朝鲜代表马文森,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本•滨瀚,国际农发基金亚太项目局局长金焄爱等来自16个国际机构、7个国家的100多位中外嘉宾出席论坛,深入探讨减贫案例如何开发,分享中国的扶贫经验,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从中找到脱贫之路。

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郭卫民作主旨发言  中国网 郑亮/摄

郭卫民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把扶贫开发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这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

“精彩感人的中国减贫故事,既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为其他国家减贫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借鉴。”郭卫民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领域的交流合作,并积极借鉴国际先进减贫理念与经验。同时,认真履行减贫国际责任,积极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继续致力于搭建中国与世界在减贫领域的交流沟通桥梁,为全球减贫与发展事业“鼓”与“呼”,与其他国家一道为如期完成2030年前消灭极端贫困的宏伟目标而努力。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陈志刚作主旨发言 中国网 郑亮/摄

陈志刚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国的脱贫攻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2013-2016年,中国农村共有5500多万人口脱贫,连续四年实现了每年减少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的减贫任务,创造了中国扶贫历史上的最佳战绩。中国减贫成就的取得,源于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减贫的根本途径,把制度优势作为减贫的根本保障,把以人为本作为减贫的根本立场,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减贫的基本方略,把改革创新作为减贫的动力活力。国务院扶贫办将积极分享中国减贫经验,提出中国减贫方案,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郝福满作主旨发言 中国网 郑亮/摄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郝福满表示,世界上还有7亿多人仍然生活在极端贫困的环境中,各国相互学习、分享成功的经验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对世界脱贫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减贫经验丰富,可以成为世界的老师。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和朝鲜代表马文森作主旨发言 中国网 伦晓璇/摄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和朝鲜代表马文森认为, 中国在30年时间内使7亿人脱贫,这是非常巨大的成就。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消除贫困是其中之一,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是不可能实现整个脱贫目标的。2030年之后,需要考虑如何保持脱贫以后的发展状态。中国对此有更长远的规划,不止步于实现脱贫目标,而是向更美好的生活迈进。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本•滨瀚作主旨发言 中国网 郑亮/摄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本•滨瀚表示,亚洲曾是全球最贫困的大洲之一,但现在占全球GDP的1/3。经济的快速发展帮助亚洲人民提高了生活水平,同时进一步降低了贫困状况。很明显,中国是整个成绩的最大贡献国。“中国在减贫方面可以和很多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共同分享,其他国家可以向中国学习。”

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案例分享平台”正式上线 中国网 郑亮/摄

论坛上,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案例分享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旨在通过结构树与具体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向公众直观展示中国和世界的减贫经验与做法。为推动减贫知识方案的国际共享交流,该平台向全球开放。用户可以免费下载分享所关注的减贫模式及具体做法,借鉴相关成功经验。有实践基础的用户还可以在案例助手的指引下,按照统一的模板编写并上传案例,与国际社会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将秉承开放、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国际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努力打造全新的国际减贫知识分享交流平台,实现从知识分享型平台向知识生产型平台的迈进。

2017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减贫治理方案的开发与分享” 中国网 郑亮/摄

本次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亚洲开发银行联合主办,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和阿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红色财富(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