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5月26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亚洲开发银行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在京举行,主题为“减贫治理方案的开发与分享”。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陈志刚在论坛开幕式上作主旨发言,详细阐述了中国减贫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陈志刚在“2017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开幕式上作主旨发言 中国网 郑亮/摄
以下为发言全文:
尊敬的郭卫民副主任、张福海局长、郝福满局长、马文森代表、本•滨瀚代表、金焄爱局长,尊敬的各位使节,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2017中国扶贫国际论坛。首先,我代表国务院扶贫办对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运行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消除贫困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这次会议以“减贫治理方案的开发与分享”为主题,对于促进国际社会开展减贫知识分享,提升贫困治理能力,应对贫困挑战,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来自中国政府扶贫部门的代表,我愿意借此机会和大家简要分享一下中国减贫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减贫工作,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了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的扶贫开发,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30多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亿多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习近平主席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督战,提出了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大政治观点、重大战略决策、重大战略部署,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政治指导和行动指南。四年多来,中国的脱贫攻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2013-2016年,中国农村共有5500多万人口脱贫,连续四年实现了每年减少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的减贫任务,创造了中国扶贫历史上的最佳战绩。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脱贫攻坚“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管理体制,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中西部各省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贫困县党政正职攻坚期内保持稳定,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脱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同时,向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充分发挥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二是出台政策,完善机制。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办、国办出台11个相关配套文件,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出台118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各地相继出台和完善了“1+N”的脱贫攻坚系列文件。很多难点问题都有了针对性的措施,打出了政策组合拳。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通过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规范贫困退出机制,严格考核评估机制等,着力解决好帮扶谁、谁来帮、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不断消除扶贫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动力活力。
三是把握精准,稳步推进。中国扶贫工作已到了“啃硬骨头”的阶段,我们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主要内容有“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和脱贫成效精准。我们对现阶段每个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因村因户因人分类施策。按照“五个一批”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教育、健康、金融、交通、水利、劳务协作、危房改造、科技、中央企业百县万村、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等十大精准扶贫行动,组织实施整村推进、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龙头企业带动等十项精准扶贫工程,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四是加大投入,夯实基础。政府投入不断增加,金融支持力度空前,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脱贫攻坚。四年多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61亿元,年均增长19.22%,其中2016年为667亿元,增幅超43%;省级为493亿元,同比增长56%。金融部门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833亿元,其中2016年新增1706亿元,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1127亿元。保险业扶贫、证券业扶贫等工作力度也明显加强。充分挖掘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开发等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脱贫攻坚思路进一步拓宽,基础进一步夯实。
五是社会参与,合力攻坚。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发挥各方面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中国政府将每年10月17日确定为中国的扶贫日,设立全国脱贫攻坚奖,宣传先进典型,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脱贫攻坚,着力构建社会扶贫“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参与机制。完善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东部9省市对口帮扶西部12个省份,实现对30个民族自治州全覆盖,启动实施东部地区267个经济强县和西部地区406个贫困县“携手奔小康”行动。加强定点扶贫,中央层面共有320个单位定点帮扶592个贫困县,军队和武警部队结对帮扶2000多个贫困村。实施“万企帮万村”活动,2.65万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了2.46万个村38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比如,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恒大集团帮扶了中国贵州省的一个贫困县,不仅投入了30亿元人民币的帮扶资金,更重要的是在理念、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多方面进行了扶持。
六是激发动力,提升能力。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而是要引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扶贫与扶志、扶智并举,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充分发挥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总结推广脱贫致富成功经验,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动力与能力,让贫困群众真正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光荣脱贫、勤劳致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总结回顾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减贫历程,我们深刻感受到,减贫成就的取得源于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减贫的根本途径,把制度优势作为减贫的根本保障,把以人为本作为减贫的根本立场,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减贫的基本方略,把改革创新作为减贫的动力活力。
当前,中国的减贫事业正朝着更高目标迈进。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中国还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有4335万贫困人口,规模不小,并且由于减贫特点,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中国的减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围绕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个中心任务,以集中攻坚、稳定脱贫为工作重点,以扶贫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推动力量,深入实施重大扶贫工程,落实区域支持政策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强化脱贫攻坚支撑保障体系,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事业。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啃下这块“硬骨头”,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消除贫困是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领域。联合国已通过了以减贫为首要目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减贫事业迈入了新时期。南南合作是加强全球贫困治理,进一步推进全球减贫进程的重要途径。国际社会应加快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不断优化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加强南南合作,推进南北合作,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充足资源和强劲动力。
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60多年来,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先后7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政府无息贷款债务,向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减贫经验交流与分享,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十多年来,我们先后打造了“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中非减贫与发展会议”等机制性品牌性论坛,并培训了来自12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2600多名减贫工作者,与他们分享了中国的减贫经验。
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到“全球治理”的理念,表示中国愿为全球治理格局贡献“中国智慧”。我们将充分发挥好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等国际减贫交流平台作用,利用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等有效途径,积极分享中国减贫经验,提出中国减贫方案,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共同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促进全球减贫事业发展。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