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群众中去——山西省左权县抓党建促扶贫

发布时间: 2017-05-16 14:25:35  |  来源: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 李富根 魏博 王虔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山西,左权县,党建,扶贫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讯 (记者 李富根 魏博 王虔)“刚来村里的时候,我吃饭都愁,没地方可去,就泡方便面吃。现在,老百姓主动叫我去家里吃饭……”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东峪村第一书记宁永胖这样描述他履职一年来的生活变化,他认为,这样的变化源于党组织的扶贫工作真正获得了村民的信任,“给老百姓办了实事,他们和我越来越贴心了。”在左权县,很多党员都像宁永胖一样充满了获得感,他们践行着“到群众中去”的理念,成为了脱贫攻坚事业中一支极为重要的力量。

东峪村第一书记宁永胖履职以来收获满满。中国网 郑亮/摄

“村民们觉得有了说话的地方”

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是中国抓党建促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左权县在2015年就开始积极落实,并常抓不懈。县委副书记王宏昌在2017年初的左权县脱贫攻坚暨农业农村工作会上强调,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要结合所帮扶贫困村的发展实际,科学研判,细化措施,在开展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村两委的带动作用。

第一书记到任的第一件事做什么?麻田镇两个村子的书记给出了同一个答案:党组织建设,让村两委获得老百姓的信任、提升他们的脱贫信心。

宁永胖是山西省政府办公厅机关服务中心选派到东峪村的第一书记,他回忆起2015年8月自己刚到任时的情形:党组织涣散、村民们觉得他是个“走过场的”,脱贫热情也不高。“首先要把班子建起来”,他组织党员进行了座谈、学习,又一起制定了党员考核章程,使村支部的组织生活恢复了正常,让村民看到了自己“不走过场”的决心。

同样来自山西省政府办公厅的刘勇,是麻田镇柴城村的第一书记,也将党建促扶贫作为履职的首要工作。他的办公室里,挂上了脱贫攻坚作战图,党员活动室翻新了,村里还形成了“一般事务由村两委来定,涉及到全村村民利益的事情,由村集体全部村民来定”的工作制度。时间不长,“村民们觉得有了说话的地方,有什么意愿和诉求就来党支部反映解决,而不是像以前,没有地方诉说自己的困难。”刘勇激动地说。

组织工作抓好了,接下来就是用事实让村民们看到党组织扶贫的决心和能力。东峪村争取到资金盖好了教学楼,组织党员义务劳动美化村容村貌,为山里的百姓修路解决交通问题。柴城村修整了跑冒滴漏的水管,还将有养猪场和光伏项目上马,贫困户基本得到全覆盖。两地的村民们看到这些实实在在的努力,都愿意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尽快实现脱贫,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中国外文局帮助里长村委建设了广场顶棚,推动村民节俭办红白事。中国网 郑亮/摄

“村子的精神面貌改变了”

在左权县,村两委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他们不仅要带动村民实现物质上的富足,还要促进贫困群众精神风貌的焕发。让贫困群众思想观念转变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左权县里长村书记宋向林对此深有感触:“过去村里办红白事喜欢大操大办,现在无论谁家办事,一律都是吃大锅菜。”宋向林介绍,促使这样转变发生的,除了村委会,还有里长村的定点帮扶中央单位——中国外文局。

为了改变贫困地区群众的落后习俗,中国外文局专门帮助里长村委在中心广场搭建顶棚,并配套配置了相应的餐具、桌椅等设备,让村民在有地方办理红白事的同时,又避免铺张浪费。“刚开始的时候村民思想总有点接受不了,后来我给老百姓算过一笔账,让大伙知道,一场活动下来,仅在吃这一项就能省5000元。这个从党员先做起,现在没有一家违规。”宋向林高兴地说。中国外文局还为村里捐了书籍、建了读书室,村民们都发现,村子里的精神面貌变了。

在左权县的脱贫攻坚事业中,基层党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网 郑亮/摄

“我是个党员,我该干点事儿”

脱贫需要发掘群众自身的内生动力,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十分重要。龙泉乡连壁村交通不便,位置偏僻,脱贫压力大。在村党支部的推动下,村里建起了农民加工合作社,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带动全村增收,这个合作社后来入选“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71岁的郭晋魁是龙泉乡连壁村人,在生活陷入贫困之时,这个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没有“等、靠、要”,而是叫回在外打工的儿子,贷款20万开始养牛,并在村干部和工作队的帮助下,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过上了好生活的郭晋魁并没有安于现状,看到还有村民生活困难,他打算成立农民养殖合作社,未来带动10-15户村民一起致富。

在东峪村,宁永胖也找到了一位致富带头人,这是一位在外地打工的前村支书,现在决定回村参加现代化养猪场的建设。宁永胖说,这个养猪场如果成功,2017年东峪村将有100户贫困户脱贫。那么,这位带头人是如何下定决心的?宁永胖笑着说:“他跟我说,你是外边的人,都在这儿匍下身子给老百姓办实事,我作为东峪人,还是个党员,我就不能干点事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