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为农业互联网带来哪些新机遇?

发布时间: 2017-02-24 14:54:00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方青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三农,农业,供给侧改革,十三五
 
社员网CEO景岗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月5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第14个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在中央决策层推出互联网+的背景下,中央一号文件将对农业互联网带来哪些新机遇?推进过程中,又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着力?各界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又有哪些?针对以上问题,记者专访了致力于农业互联网的标杆企业—社员网CEO景岗。

记者: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有所不同侧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此,您怎么看?

景岗: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已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人口占产业总人口的50.1%,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把农业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表明中央解决好大多数人问题的决心。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形势下,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历史阶段要求。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力跟不上。

农业领域的需求除了基本的粮食供给之外,更多丰富的供给、更多个性化的要求,使得农业领域同样需要供给侧的改革。这不仅仅是对农业领域本身的巨大革命,也是和国家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试想,如果我们占据第一产业地位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做好了,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记者:在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过程中,借力互联网或者说融入互联网因素,已成为各界共识。您有个观点认为,农业互联网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具体解释下其中的内涵。

景岗:2015年3月5日、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提“互联网+”,让这一概念的热度几近沸点。中国三大产业中,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也是基础产业,正在逐步被互联网影响,带动转型升级。进入“十三五”的第二个年头,农业互联网也在不断的迭代更新,产业升级。今年的一号文件,不单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标杆,更会是农业互联网行业创业人士探索道路的风向标。

我们放眼望去,现在哪个行业或者哪个产业,能缺少得了互联网的参与呢?当然,我们不是说要泛互联网化。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当前农业领域的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和初级阶段,但农业产业链条的深广程度和多元而丰富的需求,正是契合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特性,因此,两者之间可以说存在着天然的紧密合作度。

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农业互联网的集约化发展、个性化发展、普及性发展,恰恰可以得到很好地体现。

而农业互联网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不仅可以跨越传统农业发展的模式,同时可以更好地提升效率,以及对农业业态带来巨大变化和影响。比如我们社员网推进的农产品上行,其规模效应、经济效益、有效针对性效果,乃至于精准扶贫,都是以往农业传统模式所难以实现的。

农业互联网可以用互联网思维经营农业,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推动农特产品供需双方的直接对接,助推农业实现个性化生产与集约化生产相结合,将市场需求直接反馈给农民,真真正正让农民了解“种什么”、“怎么种”。

由此可见,以农业互联网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其中需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契合当地农业发展的互联网模式,才能够具有切实的生命力。

记者:那么,推动农业互联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哪些着力点呢?

景岗:经过这两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一些规律和特点,可以贡献出来,和同行们分享,也欢迎大家给多提意见。主要因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要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通过结构调整,促进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产品适销对路。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大宗农产品要突出“优质专用”,其他农产品突出“特色优势”。“调好生产方式”是突出“绿”字,就是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就是要培育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二)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基础,能够有力地推动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

农业互联网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推动农业逐步实现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服务问题。农民可以通过电商购买所需的农资、农机,并获得防治病虫害、施肥用药等农业技术指导,科学种田。借助互联网形成信息和技术服务平台,可实现规模化生产、精准化生产、智慧型生产。

(三)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进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

农业互联网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纵向延伸,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链条,将互联网与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充分融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去改造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水平,管控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确保产品品质,对产品营销进行了创新设计,将传统隔离的农业一、二、三产业环节打通,形成完备的产业链。横向拓展,挖掘农业价值创造潜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线上融合和交叉重组,增进经济效率,实现一体化经营,带动农村经济集约化发展。

(四)大力推进“五化”互动。以标准化为基础,以绿色化为核心,以规模化为途径,以品牌化为引领,以法制化为保障。

农业互联网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深刻运用的智能农业模式,以计算机为中心,对当前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将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也提高了品质控制能力,增强了自然风险抗击能力。农业互联网有助于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让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了解该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链条信息,从而达到品牌化传播的目的,而且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平台,可以为农产品的品牌化运作提供好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这也是农业互联网在品牌打造方面的独特之处。

记者:针对农业互联网存在的一些误区怎么看?

景岗:农业互联网毕竟属于新鲜事务,加之没有以往模式可因循参照,而且变化性较大。因此,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在所难免。这里面,诸如片面的以用户思维为导向,忽略农民+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单纯依靠政府强推而忽略农民感受、热衷于推捧新农人而忽略传统农民,都会带来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调试和完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