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态蓝皮书:疏通社会流动 保障人人实现梦想

发布时间: 2016-12-12 15:23:48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辛闻  |  责任编辑: 石璐
关键词: 幸福感,社会信任,社会心态,指数,北京城市,中国社科院,心理学,心态,信任,社会公平,网络,社会和谐,安全感,职业公信,教师,医生,警察,法官,农民工,贫富差距,经济,教育,医疗,健康,一线,二三四线城市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12月12日讯 12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报告称现阶段北京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指数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本书的主题是社会流动和社会预期。全书分为社会感受与生活目标、社会公平与社会信任、流动性与城市认同以及网民社会心态四大部分。

在社会感受与生活目标部分,主要围绕压力感、幸福感以及影响压力感和幸福感的相关因素展开,讨论不同的目标追求、城市环境因素和社区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压力感和幸福感。结果表明,现阶段北京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指数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社区主观绿地环境、社区整体卫生状况、居民健康状况、社会交流、社会公正感与客观环境绿地质量对于居民幸福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内部目标的追求可以增强个体的幸福感尤其是意义幸福感,增强积极情绪,降低消极情绪,与身体健康正相关;而外在目标的追求主要增强享乐幸福感,但同时提高了消极情绪体验,降低了积极情绪体验,也与身体的不良评估相关联。

在社会公平与社会信任部分,主要尝试探讨公平感和社会信任的整体状况、公平感形成过程中社会比较的特点、影响以及社会信任的来源。结果表明,被调查对象的社会公平感处于中等水平,他们对义务教育、政治权利、公共医疗等领域的公平状况尤其满意。大多数人认为,与他人相比,自己的收入水平、生活状况、社会地位等都处于中等的水平,且这种差异状况是可以接受的。就社会信任的总体状况而言,以熟人关系为代表的关系信任是当代中国社会信任的主要模式,还未建立起基于职业群体和陌生人的社会信任模式。

在流动性与城市认同部分,主要讨论居住流动性、关系流动性的整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居住流动性与亲环境行为、关系流动与搬迁意愿的关系,以流动性为背景进一步分析不同级别城市的城市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调查对象的居住流动性整体偏低,参与日常环保行为的意愿较高,但参与环保公民行为的意愿较低。关系流动性的整体状态较为均衡,不受地区地理位置、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流动性程度和城市规模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呈现跨区域、跨省份、跨城市的相对稳定性。个体的人力资本对于关系流动性具有显著的影响,个体持有的关系流动性程度越高,个体的搬迁意愿越低。

在网民社会心态部分,主要讨论人们在网络平台上的信息使用行为和社会心态特征是否存在地域差异,试图透过微博热点事件分析网民心态,并以广东省网民为例进一步分析社会心态各层面。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网民心态整体为冷静客观。网民的注意力易受热点事件调动,往往不经任何预热便使事件的讨论迅速传遍网络,同时,网民的注意力消散也很迅速,一般仅持续24~72个小时,但在严重威胁自身安全的恶性犯罪、食品信息安全问题上,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宣泄并期待政府重视和干预。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