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道测量发展是怎样的?
海道测量是海上交通的先行。我国自古海上运输就相当发达。早在殷商时期就有沿海航行。海道测量随着海运的兴起而发展起来。公元265年,魏晋时期刘徽撰《海岛算经》中已提出测算海岛高度和距离的方法。宋代已测有简略的海图。据《萍洲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说明当时已有测天定位和测量深度、底质推测船位的方法。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历经30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沿途进行了简易测量,绘有著名的《郑和航海图》。明代是我国历史上海图测制的兴盛时期,测有《渡海方程》中的附图、《东南海夷总图》、《西南海夷总图》、《漕运图》、《海运图》等。
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舰船肆意自由进出我国海域,在我国海区进行海道测量。1921年,我国成立海军海道测量局,开始了现代的海道测量工作。但到1949年的27年间仅测图60余幅,测深4万余公里,海道测量工作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海道测量局成立,从此,我国海道测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边进行基础建设和人才培养,一边开始为海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测图。1958年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区基本测量,9年间测水深图520幅,测深里程78万公里。“文化大革命”期间,海道测量工作停滞不前。1978年后,海道测量工作又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开始大量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组建了海洋测绘研究所,建造了大型的远洋测量船,引进和研制了多种先进的海道测量仪器装备,我国海道测量工作又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