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暴力倾向与外界影响无关 自身性格导致

发布时间: 2014-10-31 15:38:33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刘硕  |  责任编辑: 焦梦
关键词: 暴力倾向 暴力场面 研究团队 性格 心里测试 生理因素

中国网10月31日讯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10月29日报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暴力场面无处不在,在电视上,在路旁,甚至是在家中,随时随地我们都有可能成为暴力场面的近距离观众,要想完全避免见到类似的场面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是幼年期的小孩也会或多或少地目睹一些暴力的场面,并对此留下深刻印象。很多人认为,经常目睹暴力场面会对人的内心产生影响,从而使观看者也变得具有暴力倾向,然而就在近日,美国一家心理研究机构的心理医师们在自己发布的一份最新调查报告中明确指出:一个人是否有暴力倾向与他是否目睹过暴力场景没有任何直接联系,暴力倾向仅仅是人类性格的一种体现。

据记者了解,这家心理学研究机构位于美国旧金山地区,名为“弗里德曼思维研究所”(Friedman Brain Institute),是一家隶属于美国西奈山医学院(Medicina del Mount Sinai)旗下的研究中心。其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道:“事实上我们这次的研究并不属于心理学层面,更准确地来说应该是生理层面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对人的大脑内部进行了彻底分析。结果表明,人脑中并没有可以接受暴力内容影响的分区,也就是说,暴力内容对于我们来说只是过眼云烟,大脑只会接受到简单的视觉信号,从而产生短时间的心理波动,但是并不会对控制性格的脑部有任何影响。

心理学家们随机在当地找来了各个年龄段的市民,总数有54人,然后问了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了简单的心理测试,最终发现他们的暴力倾向程度与他们是否经常接触暴力场面没有实质性联系,比如,有一些经常在家里做家务的家庭主妇表现的较有暴力倾向,与此同时,一些在警局执勤的警察反而没有那么多带有攻击性的想法。这一点很好地证明了心理学家们提出的结论。

此后,为了彻底证明暴力倾向与外界环境没有联系这一结论,研究人员又将测试时间延长了三天时间。第一天先给所有实验对象播放正常的视频录像(没有任何能使人情感波动的内容,以作为对照试验),第二天则播放了一些容易让人内心产生波动的视频(主要内容涉及一些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第三天的视频内容涉及到各种暴力场面(包括一些国家发生的政变运动和战争之类的场景)。然后在每天结束的时候再次对研究对象进行提问,后来发现他们的攻击意识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既然如此,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在促使我们变得具有攻击性呢,据专家表示,一个人是否具有攻击性纯属性格原因,是一种先天性状,就好像单眼皮和双眼皮一样。其具体检测方法为:观察人脑部下眶额皮层(córtex órbitofrontal)中葡萄糖的分泌量,如果这一脑部分区对于葡萄糖的分泌量较低,那么则证明这个人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弱,也就是暴力倾向较为严重,遇事容易激动,反之则证明该人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不会随意动怒。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当大脑处于休眠状态或即将进入休眠状态时,人脑下眶额皮层部位分泌葡萄糖的量会上升很多,此时人的攻击意识也会跟着下降。另外血压也是评判人是否具有暴力倾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暴力倾向的人在情绪激动时血压的上升速度会比常人高出许多倍。

该研究团队的主要负责人奈莉 阿丽亚 克莱恩(Nelly Alia-Klein)表示:“一个人是否具有暴力倾向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基本决定了,只不过具有暴力倾向的人在其童年时不会完全表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内心会渐渐习惯这种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此时暴力倾向就会与这个人的性格完全融合为一体,从而将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结合起来,这就是人们暴力倾向的由来。”

综上所述,研究者们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暴力倾向完全由自身性格决定。然而他们也承认自己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该局限性首先表现为参与实验的研究对象不足,其次一点,为了使暴力倾向的体现程度更加明显,参与研究的大多数是男性,女性只占到很少一部分。关于这项研究的更多细节将会刊登在本周出版的《PLOS One》心理学杂志上。(实习编译:刘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