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公开的力量有多大

2012年05月15日11:5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吃空饷 玄机 漏网之鱼 暗箱 传奇 新华时评 权力 监督权 参与权 公开透明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记者李代祥)备受关注的浙江永康“吃空饷”调查正如剥笋一般一层层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尽管这一事件远未到落下帷幕的时候,但整个事件的进展,让社会见证了一种力量:公开,能够突破种种讳莫如深、玄机重重的暗流,也能够有效化解公众的疑虑。

人们清楚地注意到,针对“在编不在岗”问题,浙江永康有关方面从一开始就走出了“公开”这步好棋。从直接公示出190余人在编不在岗,到引起社会监督举报“漏网之鱼”,再到纪委等部门进行核查,整个过程始终保持公开透明。这不仅有助于相关部门查清真相,也让公众参与当中,了解了“在编不在岗”并非就是简单的“吃空饷”,还了相关部门、部分人员清白,更有效地建立起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公开是建立互信的开端。正因如此,中央领导明白宣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表明了党和国家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环境的鲜明态度。

阳光下万物健康生长,而阴暗处往往霉变滋生。山西的“传奇”女县长提拔也好,湖南湘潭的“90后”女强人事件也罢,以及频频曝出的“萝卜招聘”、“猫腻采购”,遮遮掩掩的背后,掩藏的往往都是各色“暗箱”和“玄机”,必然招致社会公众的强烈质疑,对政府公信和社会诚信造成严重损伤。

权力运行需要公开,社会公众呼唤公开。人们要求的,是真正看得懂、够得着的真公开,而不是走过场、有名无实的假公开。公开的两端,牵着公众沉甸甸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也牵着政府和官员对民众的态度、对权力的敬畏。还有多少权力的运行和部门领域的信息等待逐步公开,人们拭目以待。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