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3年02月27日16:3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科学发展观 传承创新 富农政策 水库扩建 中原经济区 建筑节能标准 转企改制

2013年1月26日在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省人民政府省长徐守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全省科学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是发展最好、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湖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历届省委、省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大力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成功战胜低温雨雪冰冻等罕见自然灾害,沉着应对持续低迷的国际经济形势,努力克服能源紧缺、资金紧张、通胀压力加剧等多重困难,超额完成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一是经济总量迈入万亿发展新阶段。地区生产总值跨过两万亿台阶,年均增长13.3%,达到2.2万亿元,连续五年保持全国前十。非公有制经济突破万亿规模,年均增长14.6%,增加值达到1.28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跻身万亿行列,年均增长27.7%,累计完成4.9万亿元,是前五年的3.6倍。金融支持进入万亿阶段,五年融资总额达到1.32万亿元;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于2008年、2010年先后超过万亿,2012年存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

二是经济建设出现转型发展新变化。经济发展效益提高。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1.2%,达到2931.8亿元,是2007年的2.6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7.242.140.7调整为13.647.439。工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4%,达到8567.5亿元,是2007年的3倍,实现利润1320亿元,是2007年的2.7倍;产业集群化发展加速,五年新增6个千亿产业,总数达到9个;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6%。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完成5085座各类水库的除险加固,解决农村1460万人的安全饮水;连续1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粮食总产实现“九连增”;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3.8%,粮油深加工及物流产业突破千亿,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现代服务业水平大幅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3%,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1.3%,达到2234.1亿元。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民间投资占比提高到60.6%;工业、基础设施、民生和生态投资分别是2007年的3.9倍、2.7倍、3.9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07年的2.3倍,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600亿元。创新型湖南建设全面推进。五年取得4500多项科技成果,涌现出“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超级杂交稻育种等重大成果;五年获得授权专利6.8万件,新增全国驰名商标174件。数字湖南建设稳健起步。地理空间框架工程基本建成,“两化融合”深入推进,一批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和试验区建设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跨越发展新成效。五年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9743个,完成投资超过1万亿元。交通,初步形成对外大开放、对内大循环的立体交通大格局。京广高铁贯穿全境,沪昆高铁加快建设,铁路营运里程五年新增1071.7公里,总里程达3840.7公里;高速公路突飞猛进,五年新增通车里程2213公里,总里程达3969公里,出省通道达到15个;公路通车里程五年新增5.86万公里,总里程达23.4万公里;城陵矶新港工程、益芦千吨级航道改建工程等重大水运项目建成投产;航空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10.7%,黄花机场跨入全球旅客吞吐量百强行列。能源,基本形成保障有力、布点合理的支撑体系。发电装机容量3278.5万千瓦,比2007年增长55%;风电、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快速发展;“气化湖南”覆盖9个市;省内主干电网建设与农村电网改造稳步推进,初步建成“纵穿南北、横贯东西”的500千伏主网架结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化率达到46.7%,比2007年提高6.2个百分点,长沙、常德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浏阳株树桥引水工程竣工投产;涌现出一大批“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四是两型社会建设成为带动区域发展新引擎。长株潭试验区第一阶段改革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实施重点领域原创性改革106项,率先全国出台两型社会建设的标准、考评、监管、法规和示范创建体系;以通信并网升位成功、半小时综合立体交通基本建成、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蓄水通航、湘江风光带建设为标志,交通同网、能源同体、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取得重大进展。长株潭带动作用增强,三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42.6%,湘南、大湘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产总值年均分别增长13.3%、12.6%、13.9%。启动绿色湖南建设。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单位GDP能耗五年下降20.4%;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县以上城镇全覆盖;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成功实施,湘江、洞庭湖水质明显好转,长沙洋湖湿地公园基本建成;石漠化综合治理、防护林建设、重要水源地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生态修复工程进展顺利,崀山申遗成功,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7%以上,14个市州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五是改革开放形成内外互动新格局。省属国企改革进入全面扫尾、巩固深化的新阶段,国资监管组织体系全面建立。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成效明显。金融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华融湘江银行、吉祥人寿保险公司开业,初步建成涵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期货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完成首次地方金融企业资产摸底。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第二轮土地延包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完成;水利综合改革试点完成阶段性任务。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妥推进,居民阶梯电价全省试行。开放型经济加速发展。进出口总额、加工贸易额分别是2007年的2.3倍和7.8倍,分别达219.4亿美元和63.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7.4%,达72.8亿美元,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27家;中联重科、南车株机、巴陵石化跨国经营实现突破;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启动,衡阳综合保税区获批,城陵矶水运口岸至港澳直达航线开通;与37个部委、34家央企达成战略合作,引进央企对接合作项目248个。

六是人民生活步入持续改善新时期。财政直接用于民生的支出累计达9246.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64.7%,五年完成151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6%,达到2.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8%,达到7440元。就业稳定增加,五年新增城镇就业423.6万人,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40万人。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向全覆盖发展,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低保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覆盖全体职业人群。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防灾减灾救灾有力有效,累计救助灾民2200多万人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强力推进,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投资967.8亿元、89.9万套,解决107.3万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50多万户农村特困群众的住房问题。扶贫攻坚进入新阶段,五年分阶段累计扶助228.8万人脱贫,武陵山和罗霄山地区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试点范围。

七是文化事业和产业改革发展取得新业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思想道德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23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全部完成改革任务,华声在线改制步伐加快。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公共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13件作品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4%,预计达到117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2%;电广传媒、拓维信息、中南传媒、天舟文化成功上市,“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等“湘”字号品牌影响不断扩大。

八是社会发展形成和谐稳定新局面。科教兴湘战略深入实施,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免费,高等教育质量提高,职业教育有效对接产业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快速有力。人口素质稳步提高,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有序推进。公共体育组织网络体系初步形成,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增强。食品、药品等安全保障加强。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企业联网直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社会管理创新加快,安全生产持续向好,全省治安平稳、大局稳定。

九是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省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吸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以及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高度重视、积极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和省政协委员提案。法治政府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一规划两规定六办法”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全面实施规范性文件登记制度,累计精减压缩行政审批项目1000余项;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深入推进,举办重大决策听证会1800余次。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39件,制定规章41件。政务公开不断深化,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上线运行,省政府中英文门户网站综合排名连续五年进入全国前十。政府勤政廉政建设不断加强,绩效考核稳步推进。村委会换届“直选”普遍推行,完成第七次、第八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2546个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

十是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成绩。出台国防动员建设发展规划,积极改进兵役工作,全民国防观念不断强化,国防动员基础进一步夯实。推进民兵建设转型,预备役部队和民兵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整体跃升。军政军民关系密切,驻湘部队、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四化两型”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我们经受重大考验、应对严峻挑战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致力同步提升经济总量、人均均量和运行质量;始终坚持握紧拳头保发展重点、集中力量办民生大事,致力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致力增强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始终坚持务实干事,齐心协力稳增长,一心一意抓发展,致力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的工作局面。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来之不易的成绩,是全省人民奋力开拓、奋发进取的结果,得益于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7100多万人民,向驻湘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政法干警,向中央驻湘单位,向关心支持湖南改革发展的兄弟省市区人民,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

当前,发展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必须清醒认识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亟待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二是亟待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持续的问题。城乡、区域、行业之间的差距较大,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城乡居民收入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较重。三是亟待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受市场疲软、产能过剩、结构调整滞后等因素影响,企业成本上升、吸纳就业能力降低。四是亟待优化发展环境。政府还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管不住的事情;一些部门和少数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不足、工作作风不实;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滞后,市场经济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我们必须直面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措施切实解决。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