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齐心协力,负重拼搏,取得了抓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重大胜利,圆满完成了自治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盘点去年的主要成果和变化:一是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全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2060亿元,增长12%。实现财政总收入371.4亿元,增长29.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达220亿元,增长43.2%;地方一般预算支出711.1亿元,增长27.9%,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固定资产投资1640亿元,增长30%。二是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特色农业占到农业总产值的83%,“五优一新”工业占到工业增加值的72%,服务业占到经济总量的38.8%。黄河金岸效益凸显,中心城市快速成长,山城建设全面展开。三是人民生活水平又有新提高。十项民生计划30件为民实事全部超额完成。35万生态大移民全面启动。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医疗、养老和城市低保户廉租房等制度全覆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90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5380元,增长15%。四是长远发展赢得新机遇。银川作为中阿经贸论坛永久举办地,承担起国家向西开放的重任。沿黄经济区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跻身18个重点开发区。宁东基地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成为宁蒙陕甘能源“金三角”重要支撑。六盘山地区被确定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
尤其令人鼓舞的是,我们届初提出的“五个翻番”目标有四个提前实现:全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分别是2007年的2.2倍、2.7倍、3.1倍和2.2倍;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510亿元、利润120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8.4倍和20倍。这些成就的取得,标志着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上迈出了更大更坚实的步伐,极大地增强了全区各族人民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的信心和决心!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是:
(一)围绕提升经济竞争力,狠抓了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壮大。打优势牌,走特色路,构建起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一优三高”引领农业增效。“三大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粮食总产358.9万吨,实现8连增,再创历史新高。种植优质水稻70万亩、灌区冬麦56万亩、脱毒种薯16万亩。设施和覆膜保墒旱作农业提前两年完成目标。畜牧水产快速增长,占农业总产值的38%。120个示范基地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机械化水平高出全国4个百分点。引进中粮、中石化、法国轩尼诗等知名企业参与产业化经营,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4.7%。宁夏大米等43个农产品跻身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加贝兰”等地产葡萄酒屡获国际大奖,“塞外香”等9个粮油品牌荣获国家金奖,特色农产品远销92个国家和地区。“三大千亿”计划助推工业升级。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嘴山工业园、灵武羊绒产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园区。青铝30万吨电解铝、锦宁120万吨铝镁合金、宁夏石化500万吨炼油、水洞沟电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火电装机368万千瓦,新型煤化工产能达270万吨,外送电突破260亿度。并网风电、光伏电站装机分别达150万千瓦、50万千瓦,居全国前列。23个新能源、新材料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实现工业增加值830亿元,增长17%。攻克超低灰纯净煤等一批关键技术,甲醇制丙烯催化剂填补国内空白,镁冶炼技术装备、智能模压淬火机床全国领先,高精度铍青铜材料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高纯射频超导铌腔产品打破发达国家垄断。强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循环经济试点成效显著。“四大体系”带动服务业兴起。“三大口岸”全部投运,“六大物流园区”建成使用,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达126家。金融体系逐步完善,发行企业债券37亿元,上市再融资27.3亿元;新增小贷公司50家、村镇银行4家;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2970亿元和2920亿元,增长15%和20%。特色旅游蓬勃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1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25%。名牌战略扎实推进,又有9个品牌荣获全国驰名商标。城乡市场日趋活跃,“万村千乡”“家电下乡”等流通工程全面实施,新建改造一批农家店、农贸市场和大型商场,城乡消费持续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7亿元,增长18.2%
(二)围绕提升区域竞争力,推进了“两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以沿黄城市带和山区大县城建设为抓手,打开了山川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新局面,城镇化率达49.8%。沿黄城市带辐射力不断增强。编制实施沿黄经济区总体规划,中华黄河坛、地质博物馆、水利博览馆、青铜古镇、中华回族第一街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五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文化艺术中心全部建成,以银川为核心的黄河金岸与西安—咸阳、兰州—天水、呼包鄂榆等经济区形成呼应之势。山区大县城建设初见成效。各级政府投入22亿元,撬动社会投资46亿元,实施一批市政、产业和扶贫开发等重点项目,掀起了中南部大建设、大发展热潮。固原区域中心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山区各县城特色日益彰显,重点中心镇面貌大为改观,人流、物流、资金流快速聚集。县域经济竞相发展。总量占到全区的53.9%,6个县市跻身西部百强县。与2007年相比,13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17个县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翻番,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发展态势。
(三)围绕提升开放竞争力,拓宽了对外交流的新渠道。发挥人文、地缘和产业等优势,巩固扩大传统开放区域,重点推进向西开放,提升了整体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中阿合作再谱新篇。隆重举办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76个国家和地区、2300多个企业机构、8500余名国内外嘉宾云集盛会,签约项目164个,合同投资840亿元,规格、规模、成效、影响均创历史之最。启动建设了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和论坛永久会址,中阿合作交流的“宁夏平台”加快形成。内引外联不断拓展。成功举办香港周、文博会、园博会、房车节等“六大节会”,凝聚了商气和人气。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等6个市、州建立友城关系,与海关总署等国家部委建立合作新机制,与神华集团等15家央企签订战略投资协议2000亿元。多次组团赴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南亚、中东等地招商。全年招商到位资金超过1000亿元,增长40%。立体交通达海通边。启动河东机场三期扩建,开通银川至迪拜国际航线,加密国内航线航班,民航旅客吞吐量350万人次。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西北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银川新站投入使用,铁路年发送旅客能力提高到500万人次。银川至巴彦浩特、同心至沿川子等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新增公路1988公里,总里程达2.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00公里。对外经贸快速发展。设立境外销售中心7个,签订对外合作服务合同3172万美元,是上年的4倍。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增长30.4%。进出口总额22.6亿美元,增长15.1%。
(四)围绕提升环境竞争力,优化了跨越发展的支撑条件。积极打造西部服务优、审批少、效率高的省区。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在全国率先完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区直管县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水务一体化管理、农垦等改革步伐加快。城乡一元化户籍改革稳步进行。医药卫生改革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取得实效。文化体制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宁夏演艺集团和储备粮公司挂牌成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成发挥作用,8项教育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启动政府部门履职评估机制,建成自治区政务网上办事大厅和110个规范化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实施行政许可“并联审批”,拓宽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加大审计监察力度,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三公”经费明显下降,政风行风持续好转,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加快形成。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16件、政协委员提案561件,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9件,制定政府规章14件。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建设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出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意见,强化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管理,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深入开展严打整治,重大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4.3%。全面启动“六五”普法,开展“千人万件”矛盾预防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和群体性上访事件得到解决。狠抓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加强国家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体系,“百井支农富民工程”深受群众欢迎,双拥共建成果丰硕。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实施“六个百万亩”工程,加快构筑沿黄绿色景观、贺兰山东麓生态防护、中部干旱带防风固沙和六盘山水源涵养四大绿色屏障,完成造林15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1.89%。连片集中整治农村环境,71个乡镇(农场)受益。深入推进引黄灌区节水改造、中北部土地整理、苦水河治理等项目,新增灌溉面积1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0万亩,成为首个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验收的省区。
(五)围绕提升形象竞争力,迈出了和谐富裕新宁夏建设的大步伐。高举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旗帜,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各族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宁夏在国内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迅速提升。改善民生让社会更温暖。实施中南部生态移民规划,投资26.7亿元开发整治土地8.9万亩,建成移民新村75个、住房2万套,3万移民入住新家。建设“黄河善谷”,立德、弘德、厚德慈善产业园落地项目12个,投资7.4亿元,破解贫困的经验引起国际关注。以创业带动就业,创造新岗位4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72万人次,新增就业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高龄津贴范围,城镇职工“五险”参保396.5万人次,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等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提高最低工资、城乡低保和医保补助标准,30.4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均增加200元,人均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商品房价格涨幅回落;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各类保障房17.5万套,40多万城乡群众喜迁新居。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亿元;构建中心城市蔬菜直销网络,适时调控食品市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从7.7%降到3.6%。均衡服务让社会更公平。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提前实现。新建加固中小学校舍113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幼儿园93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50.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教育强县(区)全部达标;安排5亿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40.2万人,营养早餐和午餐试点惠及37.8万学生,宁夏经验在全国推广。高校15亿元债务得以化解;宁夏大学新增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自治区新区医院、宁夏医科大学心血管医院等建成使用;中医药、回医药稳步发展;以县为单位消除了碘缺乏病;新招考乡镇医务人员1050人。“四免一救助”惠及26万妇女儿童。“少生快富”提标扩面,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首次控制在14‰和9‰以内。宁夏大剧院、贺兰山体育场主体完工;农家书屋全覆盖,广播电视村村通;现代演艺、动漫创意等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黄河金岸国际马拉松等重大赛事,田径项目实现全国赛事金牌“零”突破。民族团结让社会更稳定。认真开展“五个十”创建和宣传教育“六进”等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和宗教场所,评选了一批“和谐寺观教堂”,回汉各族一家亲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各位代表,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在跌宕起伏的经济大潮中,在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上,我们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大力支持,有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全区各族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中央驻宁单位、驻宁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宁夏发展的兄弟省市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辉煌的事业总是在攻坚克难中铸就。我们既要坚定前行,又要冷静清醒。在开拓未来的道路上,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在新形势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保增长与调结构、转方式的矛盾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二是缩小山川差距、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重道远,按照新的贫困标准,推进扶贫开发尤为繁重;三是破解增收瓶颈制约、保障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的压力很大;四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比较多,社会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所有这些,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大胆探索,切实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