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第二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省
加强法治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提升长远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要坚持以健全法制为基础,以依法执政为核心,以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重点,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提高全民法治素养,加速推进湖南法治化进程。
115. 加强地方立法
坚持法制统一,严格依法立法,维护法律权威,进一步完善立法程序、创新立法技术、提高立法质量。建立更加完善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围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加强地方立法,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法制上保证我省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的贯彻实施。健全“立、改、废”相结合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定期清理制度,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审查、登记、备案和有效期管理等制度。积极探索开展立法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和实施情况后评估。
116. 推进依法行政
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基本目标,增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服务能力,全面提高行政决策、政府服务、行政执法、政务公开、矛盾调处、行政监督、行政组织、制度建设的法治化水平。
依法界定政府职能,让权力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合理设置执法机构,积极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与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行政执法新架构。
规范执法行为,让权力运行在法制的轨道上。实行公正文明执法,保证程序公正。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人,同样情形同等处理。通过完善适用规则、制定基准、发布案例等手段,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避免执法随意性。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加大政务主动公开力度,编制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积极推进办事公开,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和服务方式,建立全省统一、全面覆盖的信息服务平台和办事服务平台,提高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透明度、便捷性和时效性。严格执行依法行政考核制度,积极推进行政问责和政府绩效管理监察。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
117. 促进司法公正
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健全维护司法公正的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司法保障制度,从体制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全面实行办案责任制,健全和完善岗位权力分解制、案件复查制等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健全便民诉讼机制,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力度,完善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体系。加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联动,将调解工作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的各个环节,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118. 加强反腐倡廉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者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有效遏制腐败现象。
第十三章 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改革开放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攻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
第一节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充分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推动改革在各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119. 纵深推进长株潭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
深入推进试验区第二阶段改革建设,落实总体方案部署,把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和保护作为试验区改革建设的突破口,重点构建有利于发展转型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一体化管理体制。着力实施“两型”产业振兴、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全覆盖、城乡统筹示范等八大工程,加快建立“两型”标准,实行“两型”标识,广泛开展“两型”单位创建活动,鼓励“两型”消费,探索湘江流域地区交界断面的水质负责制、污染补偿制,继续开展湘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放大长株潭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示范效应和引领效应,加速带动全省“两型社会”建设。
120.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政府。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深入推进大部门制,稳妥推进省直管县改革,促进行政扁平化,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完善政府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论证、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增强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坚持利为民所谋,不与民争利。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评估制度。推行行政问责制,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和纠错改正机制,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121.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要的保障机制。按照财力事权相匹配原则,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切实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推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增强预算完整性,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分离和相互制衡的机制,强化预算支出约束和预算执行监督,提高预算规范性和透明度。加强对县乡政府债务的监管。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全面推进第二轮“费改税”,增强税收在促进就业、科技创新、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调控功能。充分行使中央赋予的地方税政管理权,强化税收征管。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本土中小金融企业,加快城市商业银行走出湖南,推动上市,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步伐。着力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满足经济社会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引入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非银行机构,探索建立大型金融控股集团。积极培育金融市场,推动区域性股权交易、信贷产品转让等市场建设,设立稻谷、生猪、有色金属等大宗优势产品交割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发行项目收益债券。完善金融配套体系,规范发展各类融资性担保机构。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系。
122.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合理界定政府投资领域和范围,优化政府投资结构,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估制度和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推行公益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制定和实施《湖南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创新投资模式,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合同承包制度,稳步推进特许经营权制度。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70%左右。
123.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资源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和代际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理顺资源产权关系,改革资源税费制度,促进资源产权的自由流动和资源产品的合理配置。建立健全环保收费制度,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促进排污成本内部化。探索建立土地开发补偿机制和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推进水、电、气等生产生活必需资源品阶梯式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124. 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国企改革
理顺经营性国有资产政府管理和出资人职能关系,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步伐。深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支持省属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探索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开招标,建立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深化垄断行业改革,促进竞争性业务市场化。严格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和股权转让程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收益分享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国有资本收益。
125.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努力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发展的制度性和操作性障碍,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外向发展,提高竞争力。到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62%以上。
126. 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坚持政府、企业、个人信用三位一体,以诚信政府建设为先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推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全社会信用意识,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财会管理为重点的信用记录,加强信用信息归集、信用评级担保、信息互联共享、信息档案应用、信用制度建设等工作,推动信用产品在经济交易中的运用。健全信用奖惩机制,增加交易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加快建设统一、规范、高效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
专栏10: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两型”试验区十大改革:创新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和人才管理,土地管理,投融资,对外经济,财税,统筹城乡发展和行政管理等体制机制。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省直管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税费改革,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改革。
投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投资项目评估制度改革,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改革,投资项目代建制度改革。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资源性产品阶梯式价格体制改革,资源税改革。
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改革,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改革。
社会领域体系改革: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第二节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水平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努力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