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据世界银行统计,以20世纪整整100年的时间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典型代表,人类共消耗煤炭2650亿吨,消耗石油1420亿吨,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大气中CO2浓度在世纪初不到300ppm上升到目前接近400ppm的水平,已经明显地威胁到全球的生态平衡。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世界文明带来的阴暗前景,主要是由于高碳排放引起的碳平衡失调所造成的。预测指出,到2050年世界经济规模比现在要高出3~4倍,而目前全球能源消费中,碳基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所占比重高达87%,如果仍采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高碳模式,到本世纪中期地球将不堪重负。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传统的简单粗放式的GDP增长,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存在着严峻的结构转型问题,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成为经济持续增长最严重的制约因素之一。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能耗、电力行业火电煤耗、万元GDP耗水量,分别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40%、30%与500%,万元GDP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00%,高速粗放型经济增长的背后,我们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目前,我国每年投入到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支出大约占GDP的1.5%。
绿色增长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绿色GDP能够反映经济增长水平,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程度,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对自然的负面效应越低,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度越高。绿色GDP核算有利于真实衡量和评价经济增长活动的现实效果,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GDP唯上的政绩观,增强公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其中十分强调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把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走绿色发展之路,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战略举措。《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更加强调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绿色发展能力。
摘自《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牛文元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