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内蒙古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预算草案报告

2011年04月28日17:0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2010年 预算执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科学发展观 奖励扶助 城镇就业困难人员 生物质能源 粮食直补 油价补贴 构建和谐

 

2010年全区预算执行的主要情况是:

(一)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促进了自治区财政经济协调发展

2010年,自治区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并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促进了自治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在此基础上,自治区财政收支规模实现了新突破,迈上新的台阶。2010年,我区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一般预算支出突破2000亿元,为进一步促进财政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全区财政用于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城乡社区事务等方面的政府公共投资支出467.9亿元。一是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争取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27亿元,各级财政安排配套资金63.5亿元,重点支持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等方面。争取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9亿元,优先用于保障中央投资公益性项目地方配套,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续建和收尾。继续完善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全区共销售补贴类家电产品111万台(部),汽车摩托车14.4万辆,共计实现销售额52亿元,兑付补贴资金5.5亿元。二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持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下达资金7.8亿元,扶持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7户,实施太阳能光电建筑示范项目13个,在全区9个盟市22个嘎查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支持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鼓励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多渠道筹措资金41.6亿元,奖励节能技术改造项目205个,支持电力、焦炭、铁合金等八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项目44个,对1575公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63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以及48个污水处理厂给予奖励和补助,对全区设市城市和旗县政府所在地居民住宅供热系统管网建设和改造项目给予奖励补助,累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任务852万平方米。这些措施,为实现自治区“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2010年全区科学技术支出21.2亿元,增长17.1%。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前沿技术的投入,支持应用技术研发项目483项,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项;继续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支持企业及科研单位自主创新项目75个。四是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双百工程”,投入财政资金8000万元,拉动银行贷款41.8亿元,支持13个行业104个工业项目的技术改造,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新增利税4.2亿元。下达资金2.4亿元,支持企业外经贸项目1520个,鼓励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上述措施的实施,对扩大内需、促进自治区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加大了“三农三牧”投入,各项惠农惠牧政策落实到位

自治区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1号文件精神,把支持“三农三牧”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促进农牧民增收,完善各项惠农惠牧政策,加强农村牧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促进城镇居民、农牧民收入水平同步增长。2010年全区财政用于农林水、粮油事务及生态建设方面的支出398.6亿元,比上年增加55.9亿元,增长16.3%。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出台的各项惠农惠牧补贴政策。安排各类惠农惠牧补贴资金83.9亿元,比上年增加8亿元。在继续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以及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自治区政府确定的阶段性禁牧轮牧、牲畜良种补贴、牧民燃油补贴等对牧民生产发展的各项补贴政策,促进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积极争取国家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确定补偿面积10.2亿亩。完善农牧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下达资金11.8亿元,全区种植业、养殖业保险参保农牧户达到219.5万户,承保农作物面积6771万亩,全区奶牛、能繁母猪投保数量30.7万头。二是支持现代农牧业发展。投入资金7.1亿元,搭建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为整合平台,支持38个旗县玉米、马铃薯、肉羊三大优势产业带建设;加快现代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支持自治区确定的乳肉绒、蔬菜瓜果等六大主导产业项目93个,农作物、畜禽优良新品种繁育等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项目65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项目229个。三是着力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全区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5.2亿元,改造中低产田98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7万亩,完成人工种草、改良草场、划区轮牧等建设任务107万亩,支持设施蔬菜、肉牛等产业化经营项目202个,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加大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及养护资金投入,筹集资金23.9亿元,新增30个苏木乡镇通沥青(水泥)路,2121个嘎查村通公路,全区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进一步加快水利建设,投入资金16.7亿元,重点解决好重砷、重氟区1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对24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及64个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给予补助。四是创新财政扶贫机制和支持农牧业防灾救灾机制。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亿元,重点扶持350个嘎查村实施整村推进直接扶持到户,实施50个旗县小城镇移民示范点建设,通过实施贫困地区雨露计划累计培训农牧民5万人。及时拨付农牧业防灾救灾资金9.4亿元,支持特大抗旱、防凌防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以及灾民生活救助等。五是进一步完善生态建设财政补助政策。争取中央生态建设资金54.4亿元,落实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补助政策;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施森林抚育试点;支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六是全面推进嘎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全区共实施项目2197个,覆盖1825个嘎查村,受益农牧民285.9万人。

(三)加快推进富民进程,各项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富民强区总体战略部署,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民生投入,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同时减轻群众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负担,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2010年,全区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各类民生支出823.6亿元,比上年增加181.9亿元,增长28.3%。其中: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十件实事”和“十项民生工程”,全区各级财政投入资金512亿元。一是大力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就业补助经费14.7亿元,增加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资金, 实现就业11.6万人,完成培训14万人;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农牧民转移就业246.8万人,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39.7万人;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二是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10年,全区社会保障支出29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35元和19元,每人每年分别达到3324元和1595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每月增加177元,月平均水平达到1402元。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试点从10个旗县扩大到21个,实际参保人数达到168.8万人。提高在乡老复员军人、建国前农村牧区老党员等部分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1504元和753元,达到每人每年3079元和2064元。为减轻物价上涨的影响,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牧区五保供养人员等221万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生活补贴2亿元,对林业、渔业和城市公交等六大公益性行业给予成品油价格补贴6.5亿元。三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2010年,全区教育事业支出328.5亿元,比上年增长34.9%。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对180万城乡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并免费发放教科书,对59.9万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大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年竣工并交付使用的项目学校1278所,累计开工面积1659.4万平方米。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支持71所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支持4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示范校建设;继续落实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牧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并将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纳入免学费范围,14.4万学生受益。为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支持15所高校42个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化解全区高校债务工作,建立高校防范财务风险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资助学生107.9万名。四是支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0年,全区医疗卫生支出1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80元提高到120元;支持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全区6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补种乙肝疫苗、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救治等五项中央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五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力度。2010年,全区保障性住房支出83.6亿元,增长55.4%。廉租住房、农村牧区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开工38.7万套,开工率106.1%。六是支持文化、体育和计划生育等其他社会事业发展。2010年,全区文化与传媒、计划生育支出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继续推进农村牧区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等文化惠民工程。支持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和苏木乡镇体育设施建设。实施以利益导向机制为核心的计划生育“三项制度”建设,奖励扶助惠及1.7万人,特别扶助惠及3700人,少生快富工程惠及家庭4100个。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