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序 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于我省实施赶超战略、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省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的发展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未来五到十年,是我省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步伐加快,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面对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省教育事业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人民群众“上好学”需求矛盾突出;学校办学活力不强,教育体制改革亟待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困难,人才培养质量总体水平不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教育发展的任务异常繁重,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十分迫切。
千秋大业,教育为先;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投入、更实的举措推动教育发展。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省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全省教育科学发展,为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一 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落实科教兴晋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适应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适应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适应人民群众对接受良好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遵循教育规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发展战略
强化责任,优先发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监督制度。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适应需求,加快发展。适应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进一步提高各类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大力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
优化结构,协调发展。围绕市域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狠抓薄弱环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加强特殊教育,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继续加大对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优化高等学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建设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
立足实际,特色发展。引导各级各类学校把多样化人才需求与学校自身办学传统、办学优势结合起来,立足各自的办学层次和类型,找准方向,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加多样化教育的需求。
服务转型,创新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增强教育活力,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加强基础研究,更加重视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大力推进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密切教育与企业、行业、产业的结合,提高创新水平和服务能力,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以上;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5%;职业教育和培训更加发达。公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2年以上,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增长150%。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知识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较好满足。
形成覆盖更广的公平教育。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充分体现,公民依法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加强民族教育,办好民族学校。健全特殊教育体系,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困难群体学生资助制度更加完善。
构建更加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健全更具活力的教育体制机制。人才培养体制开放灵活,考试招生制度更加完善。办学体制逐步优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初步形成,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教育法治化程度显著提高,教育投入保障更加有力。通过改革创新,形成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结构合理、服务有力、科学完善、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机制。
附表:教育事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