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近来,消费者银行存钱“存单变保单”现象仍屡见不鲜,老年人成为误导销售的主要目标。资料图
近来,消费者银行存钱“存单变保单”现象仍屡见不鲜,老年人成为误导销售的主要目标。日前,银监会特别发布公告,提醒保险消费者在银邮渠道购买保险产品要有七“注意”。“银保”乱象丛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险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险企银保渠道萎靡退保增加。
银行存钱“存单变保单” 老年人成主要目标
武汉晚报28日报道了这样一个案例,三年前,65岁的韩女士去银行存钱,不知怎就变成了保单。近日,家中有急事用钱,哪知这笔钱得等到儿子80岁后才能支取。老人一气之下退保,本金损失了近一半。
近来,像韩女士这样,投资者在银行办理存款业务时不知不觉“存单”变成了“保单” 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市民张奶奶对中新网金融频道讲述了她的一段类似的经历。两年前,张奶奶来到银行,本来只是想把工资折上的钱办一个定存,结果碰到两位穿西服的“银行工作人员”。两人围着张奶奶就是一通游说,银行定存利息少,不如存到保险公司,不仅有利息,还能分红。结果三下五除二把张奶奶给说晕了,签了一堆字领了张单子回家。要不是前段时间家中急需用钱,张奶奶还不知道她拿到的是张保单而非存单。张奶奶告诉中新网金融频道,在几次找银行解决无果后,她最后只能选择了提前退保,非但没能拿到所谓高存款利率,还蒙受本金损失数千元。
据了解,把消费者的存单变成保单,误导销售的对象往往是老人。中老年人有一定积蓄,又缺乏相关知识,销售员正是利用这一点将其视为主要‘下手’对象。通常销售人员惯用的手法是“保证收益”、“限时抢购”、“送礼品”等,一味地提利息高,回避风险问题,不告知提前退保的损失,再加上一些赠品的诱惑,打着银行的招牌,这样不少的老人就轻易地上当受骗。
保监会限期整改销售乱象 银邮购险7大“注意”
近来,营销员在保险销售,特别是银保产品销售中误导销售现象仍频频发生。据保监会近日披露,在查的营销员中涉嫌销售误导的占比近三成,针对销售误导行为,保监会要求险企限期整改销售乱象,在10月底前提交整改报告。
近日,广东保监局、吉林保监局还就两起银保产品误导销售行为分别开具罚单严格惩处。
29日,保监会官方网站发布公告,提醒保险消费者在银邮渠道购买保险产品要有七“注意”。
保监会提醒消费者,在通过银行、邮政购买保险产品,首先要认清保险产品的性质。部分销售人员以银行理财、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其他金融产品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消费者在购买之前要核实所购产品是否为保险产品。
保监会还提醒消费者在买保险时及买保险后要注意一系列问题。保监会指出,分红保险产品分红水平不能和银行存款利率进行直接比较;销售人员出示的保险产品广告宣传资料不能视同保险合同;“缴费期间”和“保单期间”是不同概念,缴费期满保险合同不一定满期,提前退保会有损失;分期交纳保险费若不按时交费可能影响消费者权益;了解“犹豫期”规定,犹豫期内可以无条件解除保险合同,超过犹豫期后解除保险合同,可能会有损失;最后,保监会提醒,要配合做好回访,结合自身情况判断是否继续持有保险合同。
银保萎靡退保增加 险企出招挽颓势
“银保”乱象丛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险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险企银保业务也受到很大影响。从近日发布的保险公司中报中可以看出,2012 年上半年整体寿险市场增速依然低迷,保险公司银保产品遭遇重压,新业务保费收入大幅降低。
中国太保在中报表示,上半年,整个行业的银行渠道业务仍处于低迷状态,银行渠道实现保险业务收入 217.09 亿元,同比下降 22.5%,其中新保业务收入 125.82 亿元,同比下降 39.3%。
由于银行渠道受到冲击,银保部分产品退保增加,中国太保退保金上半年为61.75亿元,同比增长58.4%。中国人寿也表示,退保金同比增长 7.2%,主要原因是受各类银行理财产品冲击的影响,部分银保产品退保增加。
面对萎靡不振的银保渠道,各家公司都积极调整策略,挽回银保颓势。新华保险2010年成立财富管理业务部,为中高端客户提供保险保障产品和财富管理服务。上半年,财富管理渠道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中国人寿也在逐步调整优化银保渠道的业务结构,数据显示,尽管银保长险首年保费同比下降了33.7%,但是续期保费却同比增长了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