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本报记者 钱杰
“转会”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自年初以来,业内就频频传出金牌分析师离职的消息,其频率之高已经超过2007年牛市时最为疯狂的年代。这一现象不仅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也成为许多研究所所长最为头痛的问题。金牌分析师到底去了哪里?他们为什么要走?带着这些疑问,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业内多位分析师、基金经理和研究所高管,试图寻找答案。
买方队伍急速扩容挖人忙
今年年初,中信证券研究所一些行业首席分析师转战资管和自营部门的消息引发关注。5月份,新财富明星分析师、申万首席策略分析师袁宜加盟富国基金的消息在业界引起不小的震动。近期,“高善文20个嫡系成员出走”的耸人听闻的消息又将安信证券研究所推上了风口浪尖。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安信证券研究所分析师的规模仍保持在60名左右,并未出现三分之二分析师离职的夸张现象。不过,从年底至今,确实有十多名分析师离职,其中包括几位业内知名的行业首席分析师。
仔细梳理这些分析师的去向,不难发现,大部分“跳”去了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公司和券商资产管理部门在内的买方机构。比如,中信证券原首席策略师于军调任资产管理部门担任总经理,申万前首席策略分析师袁宜担任富国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安信证券前首席基金分析师付强年初加盟嘉实基金,安信证券首席医药行业分析师洪露即将去一家私募基金担任合伙人。
业内人士透露,去年以来买方机构扩容很快,基金公司不断发行新产品,私募基金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还有各路资产管理公司,“他们都要从券商研究所挖人,这让原本就不宽裕的券商分析师人才库更加紧张,所以今年研究所普遍闹‘人荒’。”
“从我们研究所离职的分析师,90%去了买方机构,只有10%去了我们的竞争对手。这是非常正常的人员流动,我们也为这些分析师感到骄傲。”安信证券分管研究所业务的副总裁李勇告诉记者,目前证券分析师的成熟期基本在三年左右,“在从事三年卖方研究之后,一个分析师基本可以‘出师’了,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成为明星分析师,也将面临重要的人生选择题:到底是继续留在研究所做卖方分析师,还是转投买方去做投资经理?”
卖方研究压力大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残酷的排名压力,许多度过了“成熟期”的分析师毅然选择了奔赴买方,因为更高的薪酬,也因为不是每一位分析师都能成为明星分析师,更难以永久保住明星分析师的“宝座”。
“在外人看来,分析师是个金饭碗,仿佛个个年薪百万。”深圳一位从业多年的证券分析师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诉苦道,明星分析师与普通分析师的收入差距巨大,只有明星分析师才能够享受百万年薪和众星捧月的感觉,大部分人只能做到资深分析师或普通分析师,其年收入在10万-40万元不等,而且收入的大头——年终奖要看当年的行情如何,高薪背后的高压却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这位分析师自嘲道,“我们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驴多,每天要打无数个电话反复向客户‘推销’自己的报告,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接受基金经理的询问,打电话打到想呕吐,深更半夜写报告是常事,经年累月的出差调研和无数次的路演,月月排名,末位淘汰,劳心又劳力,一般人真是扛不住。”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研究所所长也认同这样的描述,“光靠勤奋也许成不了明星分析师,但不付出万分勤奋一定成不了明星分析师。”深圳一家研究所的副所长甚至坦言,“现在我们一般不敢招聘女分析师,因为这工作确实太累了,要耗费很多精力和体力,难以兼顾家庭。”而且,一年评上明星分析师并不代表永远的高薪,如果第二年不能保持“明星状态”,待遇会迅速降级。
正是这种长年累月的疲劳感,让许多分析师选择了“弃卖投买”。一位从研究所跳槽到基金公司的买方分析师告诉记者,“其实待遇并没有提高,但轻松多了,至少自己的时间多出了许多。”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分析师从卖方转向买方是正常的职业选择,在国际上也是通行惯例,但不断升级的“离职潮”仍然引发了许多研究所高管的重视和反思。
“在这个过度商业化的行业,我们是不是该给分析师们多一些人文关怀?在优待明星分析师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该对普通分析师多一些关注?”安信证券副总裁李勇透露,公司从去年底开始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今年将大力加强对年轻分析师的培训,多安排一些明星分析师拿出部分精力“传帮带”新人,并准备推出一些“减压”措施,尽量让分析师们能够愉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