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旧会计准则大玩障眼法,保险三巨头中国人寿(601628)、中国平安(601318)和中国太保(601601)的业绩预报与正式年报业绩反差极大。近日,有读者向本报记者爆料,保险三巨头有利用业绩预告误导投资者以抬高股价的嫌疑。
年报业绩被会计准则“蒸发”
记者查阅上述三家公司业绩公告时发现,今年1月29日中国人寿首先表示2009年业绩预增50%以上。随后,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于2月1日先后发布业绩预增公告,但有所不同的是其业绩预增分别为1500%和400%以上,明显高于中国人寿。而令人蹊跷的是,已经发布过业绩预告的中国人寿又于3月9日发布业绩修正公告,将业绩预增50%上调至200%以上。
保险三巨头增幅高达200%至1500%的业绩预增公告让市场一片欣喜。以中国平安为例,业绩预告当日,中国平安股价最高上涨近4%。然而,在4月正式发布的年报不免又让投资者大失所望,因为预报与实际业绩反差极大。
中国人寿于4月8日正式发布的年报显示,2009年实现净利328.81亿元,同比增长71.8%。4月中旬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公布的年报显示实现净利分别为145亿元和73.56亿元,同比增长786%和186.3%。与之前的预报相比,中国人寿净利“蒸发”65%,中国太保“蒸发”53.5%,而中国平安“蒸发”47.6%。
“业绩预报与真实年报之间的误差,倒不如说成是人为的错误!”一位投资者抱怨,反差如此大的业绩预报还有必要预报吗?
新旧会计准则成障眼法
由于保险业的特殊性,保监会协同财政部要求保险公司在统计2009年业绩时“统一执行、一步到位”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于去年年底颁布《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
然而,保险三巨头在2009年业绩预增公告中都一致标注有“未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进行追溯调整”等字样。不过,记者在年报中发现,保险三巨头的真实业绩与预报业绩的极大反差,是因为预增业绩以新会计准则下的2009年业绩与旧会计准则下的2008年业绩进行比较而得。
例如,在新会计准则下中国人寿2009年获得的净利为328.81亿元,旧会计准则下的2008年净利为100.68亿元,增长约226%。这一不合理的净利比值恰好与中国人寿修正后的业绩预增数(200%以上)相接近。
针对新旧会计准则下的业绩进行的不合理比较,一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因为公布业绩时行业并没有公布2008年业绩计算的相关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寿首次公布的预报业绩增幅50%则更接近2009年70%的实际净利增长,恰好说明险企已经将2008年业绩依据新会计准则进行了测算。上述险企负责人的解释显然与事实不符。
“保监会在2009年下半年已经对46家保险公司依据新会计准则进行模拟测试,不可能不包括这三家上市公司。”一位保险专家指出。
“为什么中国人寿将一个合理的比较改为不合理的比较呢?”上述保险专家提出质疑并进行如是猜测,很可能是看到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已“不合理”在先。
有抬高股价之嫌
有数据显示,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保险类股票成了机构减持的重点,各家基金对三大保险股均为减持。其中主力资金在今年1月份对三家公司净抛售高达26.67亿元。此外,中国人寿首次公布业绩预报当日,中国人寿跌幅为0.99%、中国平安跌幅为0.68%、中国太保跌幅为0.36%。显然,中国人寿50%的业绩增长对市场资金缺少吸引力。
“通过新旧会计准则下的业绩比较明显提升了业绩增幅。”一位券商分析师指出,这样很容易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这一做法 有抬高股价之嫌。
2月1日中国平安与中国太保发布业绩预增的“亮丽”公告,当日股价增幅分别达2.97%和2.04%,并出现连续走高的势头。值得一提的是,3月9日中国人寿发布业绩修正公告当日,公司股价增幅更高达3.27%。“一系列股价波动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利用业绩预增有意抬高股价不无可能。”一位投资者质疑。
上述券商分析师同样指出,尽管有机构明确表示,保险三巨头发布的业绩预增公告“不具有实质意义”、“多为形式上的披露”等,但是对新旧会计准则下的比较知情的多数投资者并不多,很可能会通过业绩预增的表面来判断资金是否“进入”。
当保险三巨头正式年报公布之后,由于业绩与预报反差极大,股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挫,如中国人寿当日跌2.34%、中国平安跌2%、中国太保跌6.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