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首次亮相,其当日的表现出乎市场人士的预料。对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
《证券日报》:您如何评价股指期货上市首日的表现?
胡俞越:期指首日的走势已经出乎大家的预料,有两个开门红,一个是股指期货开门红,一个是交易量开门红,已经超出预期了。这说明股指期货成功站住了,总体情况良好。
《证券日报》:目前开户投资者只有9000多户,但市场首日交易却比较活跃,对此您有何看法?
胡俞越:目前投资者数量还偏少,当天多少人参与了交易还不知道。关于投资者的结构,有两个90%,一个是90%以上的个人户,一个是90%上的商品期货交易者,在目前阶段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长远来看,整个结构还是不尽合理的。我认为本周开户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这将有助于改善股指期货交易者的结构。
《证券日报》:首日市场比较活跃,股指期货功能效应是否有所发挥?
胡俞越:市场的活跃并不一定表明功能都可以发挥的好。股指期货功能的发挥是需要一个渐近的过程的,不可能一步到位。目前商品期货里,沪铜功能发挥的比较好。此外,螺纹钢也是经典的例子,2008年的灭顶之灾后,2009年起死回生转危为安,起到了振兴钢铁产业的“救命稻草”作用。如果股指期货能像沪铜和螺纹钢一样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就是好事一件。
《证券日报》:您对股指期货未来的走势有何判断?
胡俞越:对未来的走势不好作出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短期不会太活跃,长期不能不活跃,活跃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
《证券日报》:我观察,首日交易中,机构投资者参与度不大。
胡俞越:对。机构投资者不会马上参与这个市场,他们担心市场的流动性,他们的资金规模大,好进不好出,因此在这个时候采取暂时观望的态度,反倒是理性的。他们在经过一系列的对股指期货的学习和了解,顾虑消除之后,才会逐步进入市场,试水交易。
《证券日报》:您对我国股指期货将来的发展如何看待?
胡俞越:股指期货的上市就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成年礼”,成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它本身是一个避险工具。我曾经提到,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避险”:第一个要学会运用股指期货来管理风险,第二个,因为股指期货自身风险很大,因此,要学会管理股指期货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