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2
中国国际收支风险状况评估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国际收支危机在许多国家频繁发生,导致本国经济
乃至世界经济遭受较大损失。在此情况下,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开始研究建立
危机预警体系,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尽管在实践中准确预测危机的发生
存在较大难度,但防范国际经济风险、预警国际收支危机仍是世界各国普遍关
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际
收支规模迅速扩大,所面临的环境也更加复杂。为监测国际收支风险状况,及
14
时发出危机预警信号,向宏观调控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
简称“外汇局”)联合研究机构合作开发了国际收支风险预警系统,并于2003
年正式运行,定期对我国国际收支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国际收支风险预警系统显示,2008 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下,国
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生较大转变,我国国际收支风险有所增加,特别是第四季
度,预警指标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前三个季度。系统提示的国际收支风险主要
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出口增长的压力。保持出口的基本稳定,是我国国
际收支平稳运行的基础,也是防范国际收支风险的重要保障。2008 年下半年,
国际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外部需求急剧萎缩;同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
值加快,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测算,下半年升值10%以上,相当于在此之前两三
年的升值幅度,我国出口面临的压力大幅增加,出口增长率由前三季度的22%
迅速降至四季度的4%。二是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2008 年四季度,我国经济
出现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国家财政收入下降等问题,市
场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下降,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上半年的94 以上滑落至12
月份的87.3,国际收支运行的国内经济环境也在发生改变。
同时,预警系统中反映我国国际收支平稳运行的积极因素仍然较多。首先,
国内经济和国际收支运行的总体局面相对良好。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
下,我国经济增速位于世界前列;经常项目持续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仍
处于较高水平。其次,对外支付能力较强。2008 年我国外汇收入依然较高,外
汇储备十分充裕,完全有能力偿还外债本息,并支持进口用汇。最后,资本大
规模集中流出的风险不大。外商直接投资仍在我国资本流入中占据重要地位,
跨境资本流动保持基本稳定。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