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指数与股市波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主任、教授 林 江
中国股市在持续两年大幅上涨之后,出现一定的调整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A股市场本轮跌幅已远远超过了发生次贷危机的美国股市,成为各国股市中指数调整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更为重要的是,近期沪深股市仍在大幅震荡,指数运行难以企稳。从中国目前整体经济运行状况来看,支撑中国经济向好的诸多有利因素并没有改变,股市继续异动无疑是有悖常理的。
当然,引起此轮A股市场深幅调整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投资者的信心指数的波动。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投资者情绪指数从2008年第一季度的136大幅下降至日前的105。从2007年第三季度发布指数以来,这是中国投资者情绪指数首次从乐观转为中立。
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股市波动与投资者的预期和信心指数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我们知道,股票只是一张所有权证明书,它不是商品因而没有价值,而在一定的时段股票的发行数量又是既定的,因此,其价格的波动与供求关系紧密相连。当股市人气高涨,投资者纷纷进场满仓时,股票价格会不断上涨;反之,当市场产生悲观预期时,投资者容易产生一种轮番上演的杀跌动能。这就是股票市场上的“追涨杀跌”现象,这是十分有害的。它不仅使众多的投资者蒙受损失,而且常常导致股市价格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背离,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受到影响。
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了投资者信心不足呢?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五个因素。
一是外围市场环境的恶化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金融风险正在全球不断放大和蔓延。中国是一个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A股难以独善其身,投资者由此难以形成稳定的预期,影响了投资股市的信心。
二是投资者对经济增长趋缓和宏观调控趋紧的担心。去年下半年以来,投资者不得不面对以下诸多“利空”因素: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际油价、粮价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内连续发生自然灾害;CPI高位运行,通胀压力增大;成本上升降低了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人民币汇率上升给出口企业带来困难,等等。上述因素加剧了市场预期的混乱,投资者的信心指数严重扭曲。
三是担心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首先是担心“大小非”等解禁股的集中上市。毋庸置疑,“大小非”低成本筹码源源流出必将增加股市扩容的压力和资金面的紧张,使投资者产生了心理恐慌。其次是担心上市公司的巨额再融资问题。平安、浦发能够高票通过再融资方案,无疑使投资者陡增对再融资潮的恐惧。
四是中国证券市场正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市场运行及市场监管都存在不规范的环节,短线操作等投机行为盛行,一些机构和大户高抛低吸打压指数,加剧了市场波动。“赔钱效应”使投资者对市场和监管者都信心不足,观望气氛浓厚。
五是某些股市评论不负责任的误导。比如,某些机构及股评家不负责任地“大胆”将股市点位预测到2200点甚至到2000点以下,这无疑会冲击投资者信心。还有,对于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创业板等制度措施的推出前后表述不尽相同,对投资者的信心也有冲击。
要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当务之急是重塑投资者信心。
首先,要通过多种途径统一人们的认识。要使投资者清醒地看到:经过18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明显加强,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投资者结构逐步改善,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市场运行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战略部署不会改变,“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已被列为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之一。对于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资本市场而言,这意味着推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根基没有变,实现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没有变。
其次,要使投资者清醒地看到我国股市具有长期投资的价值。目前A股市场的整体市盈率水平已经从最高点的76.98倍回落到2008年8月25日的18.17倍。从历史上看,近十年A股市盈率的中枢区间在30至40倍之间,平均值为38.07倍。通过考察近十年的历史市盈率水平,可以认为市场在大跌后估值体系逐渐回归,当前市盈率水平已经大幅低于近十年平均水平。经过这一轮调整,中国股市已经完成了价值回归,股票估值具备了同发达市场的国际可比性。
再次,当前重振投资者信心还需要多管齐下,采取综合性措施。一是稳定股市必须先从稳定供需预期开始。加大对融资项目的审核力度,对再融资的金额、投向严格限定,并将再融资与现金分红挂钩;对“大小非”解禁作出合理引导,鼓励倡导推迟解禁,稳定投资者预期。二是健全上市公司以现金合理回报投资者的利润分配机制,以吸引长线投资者入市,树立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理念。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加大针对内幕交易的查处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推行证券民事赔偿,启动集体诉讼制度,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四是鼓励现金比较充裕的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以达到稳定股价的作用。通常上市公司之所以选择回购股票,往往是认为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试图以回购方式向公众展示董事会的信心。五是净化国内股市舆论环境,对股评家和机构的言论实施必要的监督;同时,监管部门在重大举措推出前也应营造严谨的舆论氛围。
总之,现代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信心经济”。市场参与者保持足够信心,即使经济有一些问题也能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化解;而如果信心崩溃,本来基本面良好的经济也会被搞坏,最终受害的是所有市场参与者。重塑理性,重振信心,是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