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四川灾区的最新消息,当地金融机构已经在为落实监管部门的特殊金融政策而忙碌,而银行也将准备投入百亿以上的重建贷款帮助灾区焕发新生。
政策急速落地
灾后数日,特殊金融政策连番出台,先是央行同意受灾严重的成都、绵阳等6市州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这一做法国内尚属首次。
是次受灾的6市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包括成都市商业银行、绵阳市商业银行、德阳市商业银行、雅安城市信用社,以及部分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涉及的存款总规模在600亿左右。因此,仅存款准备金一项,可为6市州地方金融增加数亿元的信贷和流动资金。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一负责人称,总行的政策他们会严格执行并且尽快落实,同时也要将灾区的实际情况向上汇报,保持沟通渠道。
同时,针对灾害对银行贷款的影响,在19日晚间,央行、银监会紧急发布的《关于全力做好地震灾区金融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决定对灾区不能按时偿还各类贷款的单位和个人,不催收催缴、不罚息,不作不良记录。
“信贷部门和在家的领导一早已经在开会了。”5月21日,成都市商业银行一名员工在电话里对本报记者表示,“昨天刚收到上面的文件,要对贷款客户进行特殊处理;开会主要还是讨论哪些情况免息、哪些情况视为呆账,估计要明天就会有结果。”
成都市商行另一部门负责人称,经过核实,因受灾房屋受损等因素导致无法按时还款的客户,他们首先给予借款人三个月的免息宽限期,同时不计入信用记录;但由于借款人情况复杂,受灾程度也不同,而且目前无法掌握全面的信息,因此,执行的细节可能需要逐步完善。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成都市商行总资产569.62亿元,贷款余额308.81亿元,115个网点为上百万的客户提供服务。
同样的情况也在绵阳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中,在电话中,绵阳商行人士表示,虽然贷款损失和客户的实际情况没有办法一下子核实,但是,迅速制定实施细节并把它公布,可以安抚大家的心情,对群众和银行都有好处。
未雨绸缪
在余震的危险下,四川很多银行的办公人员全部撤到了一楼,甚至是办公楼外面的空地上,它们在努力恢复网点金融服务的同时,重建贷款发放业已提到议事层面。
即将到来的重建,百废待兴,数额巨大的资金缺口将如何弥补成了当务之急。
事实上,重建贷款已经在发放过程中。四川省银监局人士透露,近日中国进出口银行成都分行以担保贷款方式向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发放6亿元中长期抗震救灾应急专项贷款,主要用于重灾区的救灾物资采购、灾民安置、电网电力、公路交通、电信通讯、供水供气以及工程机械、水泥建材、医药器械等物资的生产和采购等。
四川省银监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各银行机构发放的灾后重建贷款已达35.89亿元,较18日增加8.85亿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增加5000万元,农业银行新增4.96亿元,建设银行(爱股,行情,资讯)增加1.20亿元,农村信用社增加2.20亿元。
前述成都市商行负责人介绍,网点坍塌等损毁严重的网点,他们用改装的公交车作为临时的服务点,在尽快提供存取款服务的同时,也在逐步核查企业和个人贷款客户的资料,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准备。
该人士还透露,成都市商行计划向受灾地市首批3亿元的重建贷款,总额最高可能达到10亿元;借款人主要是地方政府的城建集团等主体,同时给予优惠的利率,具体细节正在制定当中。对于一年新增贷款仅100亿的城商行来说,这笔重组贷款金额也不小。
四川银监局人士称,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已向总行申请5-6亿元的灾后重建信贷资金,国开行四川省分行已向总行提出申请,拟向四川受灾地区提供100亿元以上的额度的灾后重建贷款。随着各家银行的加入,相信重组贷款规模会越来越大。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灾区下一步即将开展的重要工作是灾后重建,预计重建工作将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但银行信贷的作用也很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可商业化的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企业生产恢复等资金需求,信贷投入有可能成为主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