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日前发布报告,认为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是短期作用较小,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的货币紧缩根治通胀。
中金公司模型显示,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5%~10%,CPI在半年后仅减少0.2%~0.4%,三年后累计下降1.5%~3.0%。
此外,报告认为,国际大宗商品和农产品价格对我国消费价格的影响较人民币汇率大得多。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近期飙升与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贬值密切相关,这说明我国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的高通胀是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的货币紧缩根治。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为了引导通货膨胀预期,政府应当强调我国通货膨胀的国际周期性因素,即美元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周期性变化。美元见底回升之日也许是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减小之时,而在此之前,中国应对通胀要防更要扛,无法倚赖单一政策,而应采取“紧货币”(包括汇率升值和信贷规模控制)抑制国内自身通胀因素,同时用财政政策加大补贴农业生产和补贴城市低收入者。
中金公司预计,今年至多加息一次,央行将继续实施信贷控制,存款准备金率还有2到3次上调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