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发布时间:2023-01-04 15:15:00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向春玲 李赟  |  责任编辑:王振红

■ 向春玲 李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2035年现代化目标做出了更为清晰的战略部署,其中指出要使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由此可见,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是实现共同富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

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发生显著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发生重大变迁,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是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助推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首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08年国际性金融危机爆发,促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国际贸易两个动力,转变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将消费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4月10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中提出,“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的重要基础”。因为,相较于高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具有较强的消费需求;相对于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有着较强的消费能力,且消费较为理性和稳定,是促进社会消费的主要群体。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有助于形成稳定的消费市场,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其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生产力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我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三次产业比例为7.3∶39.4∶53.3,可以看出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转向以创新要素为驱动的新型产业,产业结构转型趋势强劲。因此,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将会更好地激发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技术,促使现有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拥有14亿人口,其中有4亿多中等收入人群,占比大约30%左右,与一些发达国家中等收入群体占比50%~60%相比,存在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最后,促进职业结构转变。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人口的地域、行业流动速度加快,职业类型更为多样化。伴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以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为职业特征的新型职业群体出现,叠加产业结构转型,职业结构越来越向第三产业倾斜,劳动者的技术、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受到重视,职业结构的转变倒逼劳动力市场实现转型升级,通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提高我国低收入者的教育水平和技能,促进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群体转移,从而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有助于加速职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国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复杂,同时我国进入社会矛盾多发时期,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有助于形成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缓和社会矛盾。从国际社会来看,20世纪60至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逐渐转向第三产业,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适应产业发展的中等收入阶层大量出现。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设立,在客观上起到调节社会收入不平等的作用,缓解了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贫富差距带来的两极分化。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缓解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矛盾。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可以看出,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有助于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措施,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同群体间的矛盾开始凸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更为艰巨。“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因此,防范社会重大风险是保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群体转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通过各种举措保证并完善中等收入群体的利益,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防范社会重大风险,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十四五”时期要取得新成效,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在继续稳市场、稳就业基础上,坚持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实现教育改革等多措并举,共同推进。

首先,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利益。初次分配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率提高同步,使收入更合理、更有序。同时,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再次分配中,兼顾效率与公平,国家通过财政、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途径来进行二次分配。第三次分配中,通过公益慈善组织、企业个人捐助、培育社会组织等来推动第三次分配的发展。通过三次分配的有效措施,促使低收入群体迈入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逐渐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其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中等收入群体、低保、特困和低收入家庭的利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和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切实保障社会最大多数人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保证最大多数人的社会权益,保障基本民生,维护社会稳定。

最后,以教育改革和均衡发展助推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群体转变。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更是决定个体生存状态和发展成就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低收入群体迈向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途径。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机会公平,特别是要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向中西部和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比重,通过专业的职业教育培训,提升城镇新增劳动力的知识素养和劳动技能。同时,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快培养交叉学科紧缺型人才。总之,通过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高质量资源优化配置,充分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受教育权益,最大程度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和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不断扩大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群体的转变,从而有效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顺利实现国家经济转型和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向春玲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赟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