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专访:我们与改革同行

2011年09月22日11:1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迟福林 改革发展 改革实践 改革创新 智库 大网络 招数 改革进程 痴心热土 2020年的海南

20年来,在事关改革的重大问题上,中改院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建议。比如,

1.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十二五”改革

2.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土地使用权,让农民工成为历史

3.建立公共服务体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推进政府转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5.以改革应对危机

6.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生存型阶段到发展型新阶段

7.中国社会矛盾的阶段性变化:私人产品短缺到公共产品短缺

8.中国发展导向的重大变化:国富优先走向民富优先

9.走向二次转型与改革:追求经济总量到公平与可持续科学发展

10.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带头人

——20年的梦想与追求

记 者:迟院长,您曾经说过,“改革研究必须和改革的土壤相结合,才能开花结果。”从建院就置身海南这片热土,请您谈谈中改院与海南省之间的关系。

迟福林:中改院是在海南建立的,建院之初就确立了办院宗旨“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我们出过两本书,一本叫《策划天涯》,一本是我自己的专著《痴心热土》。从这两本书名,可以看出我们和海南的关系。

海南岛是欠发达地区,曾是一个封闭半封闭的经济体。20多年来,海南岛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经受洗礼,实现了巨大变化,对推动中国的改革进程产生了一定的示范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宗旨和对海南的认识,我们将海南作为改革研究对象之一。

20年来,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海南的研究。一开始我们重点研究海南走向大开放。之后我们看到,加入WTO背景下,海南岛地区域大开放的可能性已经不大。海南岛作为一个岛屿经济,它的主题应该是开放,就是从区域开放走向产业开放。产业开放的突破口在哪里?经过两年的研究,我们认为突破口就是走国际旅游岛这条路子。这既符合我们中国加入WTO的大趋势,更符合海南的发展时机,应该成为国家的战略决策。

从2000年以来的十年,我们从没有停止过给省里、中央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和方案。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研究2020年的海南岛是什么样的,我们马上会出一本书《2020年的海南》。海南是我们建院的根基所在,同时,在对海南研究、关注的过程当中,形成了我们对海南岛的一个情结。

我们生活在海南,海南岛这个特区诞生了中改院,海南岛的土地抚育了中改院,中改院有责任痴心热土,把参与海南改革、策划天涯做为己任。未来十年,是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目标的关键。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基本目标是什么呢?是国际化的海南,走向大开放。国际化的海南岛在哪里?怎么实现国际化,比如说在十年左右,能不能从现在的免税商场变成一个国际性购物中心,吸收港澳来参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那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记 者:迟院长,面对我国改革的复杂形势和中改院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中改院人应该思考什么?我们想了解,您作为中改院的领军人物,对中改院的独特作用体现在哪里?

迟福林:首先,对事业的热爱与认知。我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做改革研究。1984年进入中央党校做改革研究小组的组长,后来又下到海南省做体改办主要负责人,后来是筹建中改院。我从80年代开始就立志,要跟上时代,这一辈子的事业就与改革联系在一起,为改革做点事。我想,作为中改院的骨干,对改革的认知、热爱、追求、贡献程度,是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

其次,既然立志做改革,必然要付出,付出就有代价。这些年,我把自己最好的一段时间奉献于改革事业,说实话,有委屈,有痛苦,而且是很深的痛苦。因为你不被人家所认知时候,甚至被怀疑的时候,会思考还要不要继续坚持改革研究。另外,也面临诸多诱惑。但最终,我都坚持下来,一直在为推动中国的改革努力做点事,做点有益的事。

再次,作为中改院的领军人物,不仅是一个学者,更要成为一个协调者、组织者。如何培养更多的青年人,如何协调一个团队,把这个团队的责任和追求凝聚起来。所以我坚持做两件事,一方面,建设中改院的主流文化,用一种精神感召大家、凝聚团队;另一方面,在追求责任的过程中,培养一批人。实际上现在参与改革的年轻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我们有责任培养出更多的年轻人和骨干参与到改革中来。

又次,要具有全局意识。作为中改院领军人物,全局意识极为关键。有些事情,有些建议,有时还不被理解,甚至被误读。这就要求在发展过程中,要适时突围,打破各种不利因素的包围,同时又要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

最后,领导要具有风险意识。作为领导,由其工作性质决定,必然要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可以说“领导等于风险”。比如,企业家时刻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可以说是危机四伏,但是他们能够识别风险,应对风险,化风险为机遇。在此,我着重强调领导要具有风险意识,领导要敢于承担风险,敢于为自己的决策负责,主动明确职责,主动承担责任,不要以辛劳为功劳,更不能在辛辛苦苦中丧失中改院多年积累的成果。

只有具有风险意识,才能够在工作中约束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状态。智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性的机构,必须要有自我约束,必须寻求有效的治理结构,这样才能保证不犯错误,保证有一套机制能够纠正错误。

20年来,我就干了一件事,就是围绕改革来促进中改院建设成中国改革智库的目标。完成这件事,一辈子足矣。

走出去

——中国智库应提升国际话语权

记 者:当前,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但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面临诸多考验。中改院作为改革智库机构,今后将如何贯彻“走出去”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借鉴海外经验成果,服务国内改革发展大计?

迟福林:我国的硬实力发展很快,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软实力的发展并不快,是很不够的。在这个背景下,首先,中国智库的国际话语权有待加强。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智库凤毛麟角,中国的智库尚未具备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为了更好地服务改革,中国改革智库一定要走国际化的路子,以此扩大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其次,中国的改革智库应在促进中国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交流合作上发挥重要作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现在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改院作为一个改革研究智库,在中国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方面应当努力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要更广泛地研究国际社会转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能否避免中等收入的陷阱,就需要吸取一些发达国家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上的经验和教训;而关于社会转型期的收入分配问题,则要考察国际社会在这个问题上的做法;围绕老龄化问题,则要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向老龄化过渡的政策和制度安排,等等。

所以,对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发展改革问题的研究与推进,更需要研究借鉴国际经验。一个成功的改革研究智库,需要更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新的征程上,中改院将启动二次创业,高举改革大旗,继续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办院,把握全局,服务决策,主动责任,创新体制,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努力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的中国改革智库。

   上一页   1   2   3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