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低开高走 沪指站上4400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3月末我外债余额$3315.62亿 黑石大跌 国家汇投公司亏损5亿美元  -5油企获首批原油经营资格 民企可经销成品油 高额投资成门槛 -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2.78% 社科院称GDP应控制11%内 -中国今年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李京文:“城市病”是当前遇到的重大挑战 应建生态经济城市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7 月 0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措施

第一,努力提高生态经济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系统中进行,城市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资源,保护生产力也是保护人类自己。改善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先决条件。要深刻认识人类不能以傲慢的态度、以征服者的姿态对待自然,而应与自然和睦相处。要积极培养城市市民的生态道德,树立强烈保护生态的自我约束意识和生态责任感。这是建立“生态经济城市”的坚实基础和思想保证。

第二,全面规划,周密设计。城市规划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它要体现生态经济的基本原则,体现经济与自然的协调配合,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文化的融合,人的本性的全面发展。城市规划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人类必须在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总体平衡所允许的范围内,改造现有城市和建设新的城市。因此,规划要以生态经济平衡作为优先考虑的原则,要体现不同类型城市的特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能照搬照套,要从实际出发,体现各自的特点和个性。同时,要有周密精制的设计。要对城市的体型、空间环境,包括城市的各类建筑、公用设施、园林小区等做出整体综合的构思与设计,体现城市功能多方面的要求。

第三,遵循生态经济规律,调整产业结构。21世纪城市发展将进入一个新时代,不同区域、不同性质、不同工业化水平的城市,产业结构将有明显区分。从现在至21世纪中叶,是中国城市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首先要实现传统的产业革命,完成工业化任务,同时在世界高新技术革命浪潮下,要迎头赶上新技术革命。为了实现这双重任务,一方面是要用新技术来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是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群,占领若干高新技术领域的制高点。而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是我国城市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的战略选择。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若干阶段性,不同条件的城市逐步进入的过程。而多数城市将实行“高新技术融合战略”,即通过高新技术引入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产活动,使传统产业得到较大发展,反过来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战略。在产业布局上应该将控制与分散结合起来,严格限制在市区内建立工厂,只允许发展低物耗、低能耗和无污染或少污染的高技术工业和轻型小型工业。同时将大量的工厂分散到郊区。工厂拆迁让出的土地用于增加绿地,改善居所和周围环境。在中心城市周围兴建一些技术密集型的电子城或卫星城,形成“生态经济城市”的模式。

第四,通过城乡经济社会互惠互利一体化发展,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城市拥有比农村更高素质的劳动力以及科技等资源,生产力水平较高,产生影响力较大的城市经济;城市经济的发达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聚集力,拉动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和农产品向城市集中。与此同时,农村大量剩余的要素资源和产品向城市流动也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发展,满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张的需求。因此,城市的发展拉动农村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又促进城市的进一步繁荣,城乡的共赢推动了城市化进程。通过软硬基础设施的城乡一体化,提升城市的发展能力,促进城市向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城市公共部门对农村的援助,提高农村的发展和竞争能力,促进农村地区的繁荣和专业化发展,进而促进城市扩展、农村城市化和农村要素向城市转移,实现城乡互惠互利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现了国家五个统筹的要求,是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来源: 天津日报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李京文:“跳槽”时代的利与弊 高度关注“小人物”创新灵感
李京文
李京文简介
李京文:广东发展关乎中国且影响世界 应更重视珠三角发展
李京文:中部崛起要加强城市圈建设
李京文院士:三峡大坝旅游不应是免费午餐
李京文: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城市病”的重要方向
李京文:企业竞争力是汽车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人口流动显现“城市病” 城市生产力素质待提升
我国城镇化8大挑战 城市病基于调控机制不完全
中国城市化率增速加快 防止“城市病”迫在眉睫
图片新闻: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