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简介

发布时间:2007-07-03 11:07:25  |  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振红
关键词:樊纲

“学者要把真话讲出来”

1953年,樊纲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但小学刚毕业,樊纲就赶上了“文革”。上中学时,每天必修课是《毛主席语录》。当数学学到正负数、英语学了一句“Long Live Chairman Mao”的时候,樊纲就“初中毕业”了。

由于父亲被划为“右派”,樊纲不能参军,他先是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锻炼,6年后又插队到河北的围场县农村。到围场第一天参加劳动,就是推着诸葛亮发明的木轮车拉土。正是这段上山下乡的经历,让他开始了解真正的中国。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樊纲填报的三个大学志愿都是经济系,“下乡看到当时农村那么多经济问题,觉得经济问题是中国发展的大问题。”

1989年,樊纲在中国社科院攻读博士期间撰写的论文《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对各种经济理论作比较研究的专著。1991年,他的论文“灰市场理论”因对中国经济问题独到而精辟的分析,荣获中国经济学界最高荣誉———孙冶方奖。1992年他出版了用现代经济学方法系统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

也许正是看中了樊纲在中国发展的每个阶段,对触动根源的经济问题的研究有独到、犀利的见解与分析,一些国际经济组织的顾问相继聘他担任顾问。而曾在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和哈佛大学深造的樊纲,从来就不认为经济学有什么玄乎,就是研究如何趋利避害,如何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他一直坚持把自己定位为理论家———将所有社会与自然的因素纳入自己的分析,更多、更深入地关注基本层面和趋势性的问题,然后提出政策建议。“有人看了我的研究报告发来邮件,说听了我的观点,对于某个问题有些悲观……但学者就是要把真话讲出来,要把现实摆出来,让公众和政府做好思想准备。不能有幻想,有幻想就会出问题。”

<  1  2  3  4  5  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