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育部门的行政管制造成了什么结果?
教育的政府垄断和行政管制很严重,也许是各个部门中最厉害的,而且管制的手段五花八门,主要由校长任免、行政审批和教学评估。
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掌握着各个学校校长和书记的任免,这不仅是其安插本部门官员的重要途径,也是控制学校的最好的办法。这些校长、书记是官员而不是教育家,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教育理念,也不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只能按着教育行政部门的调子跳舞,一切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办事,甚至教育部的一个处长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大学校长,而校长只好笑脸相迎。他们为了自己的乌纱,既不能容许教师的独立思考和有违正统意识形态的言论,也保护不了学生们应有的自由思想权利。他们是教育商业化和技术化的推动者,而不是学校人文传统的守护人。
办学的行政审批有无必要?利弊何在?行政审批是保证了办学秩序还是扭曲和破坏了办学秩序?历史和国外的事实证明,办学的行政审批是不必要的,而实行备案制和加强监管则是必要的。用准入限制代替监管,一方面限制了民间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的努力和创造,保护了公办学校的垄断地位,扭曲了所有学校的办学行为,制造和强化了教育的社会歧视,另一方面也是教育行政部门滥用权力、设租寻租和偷懒推诿的最好办法。而教育的腐败不仅将中国的教育事业引向歧途,而且正在瓦解中国和平崛起的基础,从年轻一代和少年儿童身上存在的问题就不难看出教育问题的严重。其关键在于,在教育行政部门的严格管制之下,不可能出现与现行应试教育不同的办学模式:不仅官办的学校不可能,民办的学校也不可能。因为不仅教材一模一样,而且对学校、教师的要求和考核也完全相同,于是,学校和教师的行为方式也没有什么两样,其结果只能在高分低能、有技术无思想、有知识无文化、能成才难成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教育行政部门不仅拥有巨大的权力,而且掌控着大量的资源,一步一步地将教育纳入官僚化的行政轨道。这里的主要手段是学科和教学评审,一是学科点、学位点设置的评审,二是科研项目的评审,三是本科教学的评审。
一旦评审中标,学校的等级就会提升,经济上的好处也随即到手,的确是名利双收。表面上看,评审请来的都是各个高校的专家学者,走的是专家路线,公正公开,实际上是行政主导,公关开路,造假成风,彼此照顾。
笔者最近考察几个正在进行本科评审的学校,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应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评审上面,无暇顾及教学。不少教师已经是两个假期没有放假,双休日也很少休息,大家都在忙于编造评审材料。为了应对评审检查,学校要集中封闭,关闭手机,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进行三次模拟预演,自审自评。其实,评审组通常也不看什么材料,你知我知,彼此彼此,只要招待好就可以通过评审。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有个学校将评审材料装进高级笔记本电脑中分送给各位评审委员,名曰“送材料”,真可谓机关算尽。这就是我国高校目前的运作模式和学校生态。
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管制和主导之下,这种形式主义已经泛滥成灾。为什么不能打破教育行政部门的集中管制,让各个高校独立自主?为什么不能取消准入管制改为备案制,让民间力量进入教育领域?为什么要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搞什么一本、二本、三本、四本,而不能取消歧视政策,让各学校平等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