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潜力巨大的“蓝色能源”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深入挖掘潜力巨大的“蓝色能源”

2025-03-19 13:43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海洋大约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储能系统。海洋能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开发潜力大、可持续利用、绿色清洁等优势。

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出台的《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30年,海洋能装机规模达到40万千瓦,建成一批海岛多能互补电力系统和海洋能规模化示范工程,海洋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丰富,形成系列高效、稳定、经济的海洋能技术装备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企业。

摸清家底 前瞻布局

海洋能包括潮差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我国海岸线长,海洋国土面积大,海洋能资源禀赋好,待开发潜力大。沿海省份电力尤其是绿电需求大,海洋能靠近负荷中心,在未来陆地资源日趋紧张情况下,海洋能开发利用对于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海岛和深远海用能短缺以及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指导意见》提出“科学核算,规划引领”的发展原则,要求分类分区开展海洋能资源调查和潜力核算,明晰资源分布,立足资源禀赋条件,适度前瞻预留发展空间,提升资源节约利用水平。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古妩说:“自然资源部将分类组织开展我国海洋能资源调查评估,深入研究资源分布规律、资源评价等问题,科学核算我国资源开发潜力,建设海洋能资源数据库和服务平台。”

在优化开发利用布局方面,自然资源部将积极鼓励沿海地区,在国土空间规划和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统筹考虑海洋能用地用海用岛需求和生态保护要求,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前瞻布局海洋能潜在开发区域,加强要素保障,推动海洋能分类有序开发。

潘慧敏介绍,国家能源局正联合相关部门在浙江等地试点开展海洋能资源普查,指导沿海省份统筹考虑海洋能用地用海等要素需求保障。

在示范工程建设方面,《指导意见》着重从各能种的规模化示范工程进行布局,包括实施百兆瓦级潮流能重点工程、推进波浪能规模化利用、支持温差能资源综合利用、开展海岛多能互补应用等。

加快创新 升级装备

为进一步推进海洋能装备迭代升级,提升我国海洋能技术装备水平,《指导意见》提出“创新驱动,迭代优化”的发展原则,要求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优势技术装备迭代升级,提升技术经济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副司长李毅提出,一要强化技术创新引领。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强化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加快中试验证和技术迭代升级,支持核心装备技术攻关。二要加快装备研制应用。支持已稳定运行且有发展潜力的潮差能、潮流能等装备技术升级,加强新型装备研发,增强装备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降低建造和运维成本,提升海洋能发电经济性。三要完善装备产业生态。加快海洋能装备检验检测及认证平台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培育壮大海洋能领域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形成“研以致用、用以促研”良性循环。加强开放合作发展,支持通过国际合作开展海洋能技术研发。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陈亮表示,中国科学院将围绕落实《指导意见》任务部署,进一步布局海洋能与海水淡化、海上油气平台、防波堤等方面的融合应用,加快开展漂浮式海上风电与波浪能融合发展示范应用,推动“海洋能+”发展模式,将海洋能开发利用打造成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

潘慧敏介绍,国家能源局正积极谋划开展“十五五”海洋能相关科技专项动议工作,为海洋能规模化开发提供基础支撑。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