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应对气候变化,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

2024-11-18 13:46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同时,要求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我国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取得显著成效。

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包括强制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性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两个部分。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目前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于2024年1月正式启动,目前制度框架体系已构建完成,鼓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碳减排行动。

黄润秋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有效推动企业碳减排责任落实与行业技术进步。

近期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显示,“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意识正在形成。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日益显现。2023年全国火电碳排放强度(单位火力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18年下降2.38%,电力碳排放强度(单位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18年下降8.78%。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下一步,将坚持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持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主体和产品,探索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配额分配方式,深化碳市场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记者注意到,碳市场之外,当前一系列改革举措也正在持续发力——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了《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有利于科学精准开展评价考核,树立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鲜明导向,也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

从一些具体领域看,《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出台,部署大力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实施非化石能源替代、推动产业链协同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聚焦加快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分阶段明确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俞海看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对于地方和企业而言,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新机遇、新空间,不断用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