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2024-10-17 13:43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盛夏时节,青海湖南岸的共和县褪去了最后一抹轻寒,在凉夏中迎来复苏。一场小雨过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光伏园区里空气清新,草木茂盛。经过一年的生长,去年刚种下去的沙蒿、柠条、乌柳等作物大多长到了半人高,生出了侧枝,长势十分喜人。

作为全省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海南州围绕“生态立州、生态兴州、生态富州”的发展思路,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全面推动“三北”六期工程建设,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青海以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为重点,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和青海湖流域等重点区域的公路沿线、城镇聚集区、河湖区打造12个阻击点,利用三年时间打一场防沙治沙的攻坚战。”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赵海平说。

光伏与治沙协同

记者来到海南州共和县塔拉滩光伏园区,登上瞭望塔环顾四周,看到整齐排列的光伏组件板犹如一片辽阔的蓝色汪洋,光伏板下碧草如茵。

昔日的塔拉滩黄沙漫漫、寸草不生。如今,通过沙漠生态治理和生产实践,逐步形成了光伏与治沙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园区内风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水源涵养量大大增加,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呈现出“双下降”趋势。

园区工作人员介绍,光伏组件板遮阳挡风,有效降低了地表水的蒸发,减少了风蚀,并且还能引水滴灌,大大提高了植被的成活率。园区内植被盖度达到50%,较园区外提高12%,部分区域植被盖度已高达80%,植物种数由7种增加到13种。

在光伏板的“庇护”下,昔日的不毛之地变身为草原牧场。海南州成功探索出“光伏+草地生态畜牧业”模式,辐射带动共和、兴海两县的村集体组织13个,农牧户3349户,养殖牛羊达2.2万余只,实现“一草两用”,周边的牧民群众高兴地称这里的羊为“光伏羊”。

与此同时,海南州创新“光伏+乡村振兴”模式,目前新能源发电区已提供3349个公益性岗位;投资3.44亿元实施全州173个脱贫村50.5兆瓦的光伏项目,扶持带动全州脱贫户7269户,年收入6000万元;投资7.3亿元建立100兆瓦光伏项目,全省3333户脱贫户每年收益1000万元,为全省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

近10年来,海南州紧跟青海省加快推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步伐,充分利用海南州大面积荒漠化土地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优势,累计完成投资1237亿元,建成1145平方公里的新能源基地,初步形成以水风光储为支柱的产业集群。

海南州光伏治沙模式实现了清洁能源与防沙治沙、产业帮扶、农牧生产、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而今,海南州成为光伏治沙的样板,为全省乃至全国荒漠化治理提供了新经验。

植树造林锁住黄沙

烈日下,海南州贵南县森多镇木格滩上,施工人员正在忙着平整土地、运送稻草、扎沙障、植苗木……一幅热火朝天的造林场景在无垠的黄色沙漠里徐徐铺开。

与传统的植树造林不太一样,这里采用的是草方格工程固沙方式。施工时,先在沙丘上划好施工方格网线,将修剪均匀整齐的稻草等材料框放在方格线上,再将稻草用力压到沙地中,不一会儿,一条条金黄色的草方格“编织”完成,将沙丘牢牢缚住。另一旁的工人使用打孔机,在沙漠里打下80厘米深的孔,将提前浸泡好的树木栽植到每一个草方格内。

“先工程固沙,再生物治沙。”贵南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项目办主任余庭龙介绍,“从2019年起,贵南县开始大规模使用草方格固沙工程,乌柳、沙蒿、柠条是我们这里治沙的‘三剑客’,生长快、固沙强,成活率在80%以上。”

据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老人们回忆,曾经的木格滩饱受风沙摧残,一夜狂风过境,沙子堆得和房顶一样高,第二天一早连门都难以打开,旁边的西久公路常常被沙子封路。

有一组数据让人记忆犹新:2.6%和19.24%。这组数据是贵南县1996年的森林覆盖率和如今的森林覆盖率,它的含义还得从上世纪中期说起。那时候,木格滩周边沙漠每年以5到15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肆意蔓延,每年近3000亩的草原、耕地被沙漠吞噬。1996年,贵南县沙化面积达到342万亩,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贵南县确立了“生态立县、生态兴县、生态富民”战略,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开启了艰辛的防沙治沙征程。经过艰苦努力,目前已治理220万亩,其中有60万亩已经绿树成荫。

“一部贵南史,半部治沙志。”据贵南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局长何克兰介绍,每年三四月份漫天风沙,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下,贵南县组织当地驻军部队、干部群众等带着帐篷、锅灶,在沙漠里安营扎寨,在近30年的防沙治沙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敢于担当、坚韧不拔、军民团结、战天斗地”的贵南治沙精神。

在木格滩东南的黄沙头,经过几十年努力,曾经严重沙化的土地重披绿装。站在茫曲国家湿地公园登高望远,茫拉河两岸的黄沙已被绿色森林紧锁,人、绿林、河流、野生动物和谐共生,形成了一幅壮美的生态画卷。

草产业助力生态建设

走进三江集团旗下子公司青海省贵南草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青海省贵南草业开发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宋玉波介绍:“这道工序称为断芒,通过机器过筛增加草种的纯净度,利于播种。我们生产的种子纯净度达98%以上,水分含量在5%以下,千粒重3.3克,发芽率在90%以上。”

据了解,三江集团所生产的草种主要应用于全省的生态建设和畜牧业生产中,包括三江源区生态治理、祁连山生态保护、退化草地补播、人工草地建设、饲草料基地建设等方面。

眼下,贵南县过马营镇木格滩地区的草原已经返青,记者在贵南草业的牧草实验基地上看到,草地早熟禾、同德短芒披碱草、发草等五个品种的草长势良好。

“你瞧,这个草就是草地早熟禾,长势非常好,适应沙漠干旱地区。”贵南草业开发有限公司农业实验站站长侯万仓告诉记者,近年来,企业通过和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着力培育乡土草种,全力做好“育”的联合攻关、“繁”的布局生产、“推”的产业链条三篇文章。

为保障“三北”工程草籽种需要,三江集团企业不断扩大良种种植面积,提高良种供应能力,形成“一圃三田”良种繁育体系。目前,在全省建设良种生产基地30万亩,具备年生产良种1000万公斤的能力。

海南州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项欠介绍,今年,海南州将重点围绕共和县沙珠玉高原荒漠绿洲典型治理区,贵南县森多乡黄沙头攻坚战、贵德县拉西瓦镇攻坚战,高标准、高质量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六期项目,计划完成科学绿化9.89万公顷,综合治沙3.1万公顷,为“三北”攻坚战起好步、开好局。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