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要闻>

因地制宜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

2024-09-18 09:31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国家之一。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聚集地,集中了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气候变化会对城市发展产生广泛而复杂的影响。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积极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不久前,生态环境部公布了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预期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即以防范气候风险为目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采取趋利避害的有效适应行动,注重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和救灾保障,更注重事前预防,保障城市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2013年印发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中,对城市化地区的适应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部署。2016年,《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发布,明确将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指标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建设标准和产业发展规划。2017年,《关于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印发,全国范围内遴选了28个城市,启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提出强化城市适应理念、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开展重点适应行动等5项主要任务。从试点选择的海南省海口市、陕西省西咸新区、浙江省丽水市等城市来看,充分考虑了东部、中部、西部三类适应地区,统筹了不同的城市气候风险、城市规模、城市功能等特点,有利于复制、推广试点经验。

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较之2013年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强调多层面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突出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实施保障等。2023年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进一步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过程中,各试点城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在普及适应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重点领域适应行动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并积累了有益经验,比如海口市建成综合气象观测体系,气象预报精确到1公里、逐小时更新,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至15分钟。通过实践探索,强化了我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理念,明显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加强了监测预警及防灾救灾能力等。

尤为突出的是,我国积极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陕西省西咸新区全域推广海绵城市建设超2000万平方米,水资源综合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然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与城市气候效应叠加,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仍任重道远。当前,仍存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气候风险认识不足、工作机制尚不完善、资源投入和行动力度亟待加强、适应能力亟待提升等问题。鉴于此,我们要深入落实“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重要要求,进一步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探索和总结建设路径和模式,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为推进全球适应气候变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接下来,我们应着力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突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全民参与。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高度,形成政府主导、公众参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城市治理机制,持续增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广大公众参与气候变化治理、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打造长效化的制度保障体系和高效化的技术应用体系。在制度保障上,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出台气候适应型城市规划指南;要健全涵盖气候系统观测、影响风险评估、综合适应行动、效果评估反馈的规章体系;要建立严格化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政策落地实施……在技术应用上,要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建设高效能的城市气候变化监测、预测平台;要创新研发、应用推广更多绿色低碳、生态修复等技术,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气候韧性、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等。

第三,健全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评估体系和推广机制。要对试点地区现阶段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估,提炼总结各地区工作亮点及显著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要广泛整合国家和国际社会的资金、技术、科技、法律等资源,提升风险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建立专业监管体系和长效评估反馈机制。要注重评估结果的共享,加大对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投入力度,鼓励试点城市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各类政策创新。

此外,还应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互学互鉴。通过与国际组织等深入开展合作项目、举行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等方式加强交流、合作,借鉴国际优秀实践案例,讲好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故事。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